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研究影响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多种因素,比较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与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三联根治失败后行四联补救治疗,了解H. pylori根除率,并计算成本-效益比。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400例门诊患者,均为上胃肠道疾病患者,年龄17-80岁,通过呼气试验检查(14C-UBT),阳性者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多种因素影响H.pylori感染,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父母教育水平、卫生习惯、家庭收入等,采用单因素检验X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选320例H.pylori组,随机分为4组:A1组(AAC):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缓释片A2组(ATC):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缓释片,替硝唑:B1组(ABLF):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盐酸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B2组(ABTF):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替硝唑,呋喃唑酮:所有受试者停用抗生素至少4周并停用PPI至少2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观察四组H.pylori根除率,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症状缓解、药物副作用,并对各方案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三联根治失败后,行四联补救治疗。28例根治失败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B1组: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盐酸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B2组: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替硝唑,呋喃唑酮;比较两种补救治疗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症状缓解情况及成本-效益比。结果:共有400人完成一般问卷调查,行14C-呼气试验,进入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经单因素χ2检验,得出饮食因素:食辛辣食物、新鲜蔬菜水果、饮用乳酸制品、水源、卫生情况:刷牙、卫生间数量、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与H.pylori感染相关(P<0.05)将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得出:年龄、吸烟、饮酒、母亲教育水平、经常饮用乳酸制品、食新鲜蔬菜水果、在家用餐、刷牙、卫生间设施等与H.pylori感染有关,其中经常饮用乳酸制品、经常在家用餐、勤刷牙为保护性因素,可减少H.pylori感染。共用320例患者纳入H.pylori限除治疗,实际病例数为309例,随机分为4组,经χ2检验得出四联疗法较三联疗法根除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LF组根除率最高,成本-效益比最低,为一种理想的一线治疗方案.四组药物副作用方面,ABLF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二线补救治疗ABLF组根除率明显高于ABTF组,且成本-效益比低,症状缓解无明显差异。结论:1.可能与H.pylori感染相关的因素是年龄、父母教育水平、水源、食新鲜蔬菜水果、饮用乳酸制品、卫生设施、家庭收入等,吸烟和饮酒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2.含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呋喃唑酮片的四联疗法与传统的三联疗法比较根除率高,成本费用低,可作为抗H.pylori一线治疗。3.一线疗法根除失败后,行二线补救治疗,含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呋喃唑酮片的四联疗法较含替硝唑的四联疗法的根除率高,成本费用低,可作为二线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