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800万辆,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工业对吸收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并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消费,是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汽车制造业是“横向一体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每辆汽车包含上万个零部件,没有哪家汽车制造企业能独自完成从汽车设计、零部件生产、整车组装直至送到顾客手中的全过程,必须联合上下游企业构建供应链,共同参与市场活动。所以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两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一旦风险发生将造成供应链的损害甚至中断。近年来包括丰田、本田、通用等多家汽车生产商频频发生召回事件,也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敲响了警钟。因此,如何对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的风险进行控制,以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就成为许多理论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课题。国内外对以汽车制造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大多只集中在某个特定风险,或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的某个阶段进行研究,而对汽车行业供应链风险的综合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供应链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外部环境、内部流程、合作三个角度,分析汽车制造业核心型供应链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了汽车制造业核心型供应链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的方法进行风险水平的评价。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对内部流程的风险因素分析是根据SCOR模型的五个流程进行的,对初次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用专家调查法进行确认。最后构建了汽车制造业核心型供应链的风险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