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具有绝对影响力的思想家,萨特终其一生致力于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和思考。他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更是引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概念,试图通过存在主义的填充,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出一个完美的结构性历史人学的理论体系。在个人主体性日益凸出的今天,萨特对历史存在中具体的个体实践的分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使得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渗透中时刻关注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本文对萨特的结构性历史人学理论体系及其当代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他的生平简历和学术历程显示了他一生之中对个体存在的持续思索和不断分析,尤其是学术历程则呈现了萨特对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关注,并最终把存在主义作为白己的理论基点建构学术体系。萨特认为其存在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发展起来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不可超越的,其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是由于当时存在主义的颓废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的出现才有了他的所谓的存在主义,希望在历史的前进历程中恢复个体的活力和自由。他从“匮乏”这一假设的理论前提出发,引出个体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他人,个体与他人在外部的压力之下逐渐形成集合体甚至有组织的群体——机构,在机构的统治之下个体重义陷入实践——惰性的异化状态,创造性的个体为了重获个体实践的自由通过暴力推翻机构。这一循环的理论体系期望理解历史的演进,同时不放弃对个体实践的自由的追求。这一理论对传统旧哲学的理性主义有很大的突破,更加关注现实的个体的生存状况,然而由于没有对社会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使得他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没能真正进入唯物主义的世界,仍然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即便如此,萨特理论的价值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他在分析历史中的个体时还引入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简称为“逆溯——前进法”,希望在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中能够有效地考察具体的个体实践情况,真正把握具体,才能进行有意义的抽象。这对当今处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特征交织呈现的中国有一定的警醒作用,提醒我们在追求社会现代性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具体的发展状况的考察,避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迷失人类自己,成为物质的奴隶。这些也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生存论转向的探讨热点,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成为新时代的更加重要的课题,因此萨特对社会历史场域中个体实践的重视启示今天的我们绝对不可以忽视社会发展中具体个体的价值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