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华文报纸是中国新闻报业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新闻史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尤其是对于了解海外华人基本状况、华文传播状况、新闻舆论状况具有重要价值。本课题立足中国新闻史理论基础,以新加坡华文晚报《日新报》所载评论为研究文本,着力分析评论所涉内容,以期揭示该报在新加坡制造的舆论导向。同时结合华文社会的历史状况,研究《日新报》舆论特色的形成原因,探析十九世纪末新加坡华人社群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内在关联。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研究现状、方法、内容和意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介绍课题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从新加坡历史人手,分析“叻”、“狮城”称呼的由来以及新加坡开埠至二十世纪四五年代的社会概貌,进而研究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新加坡华文报业状况,包括《叻报》、《日新报》、《天南新报》等。第三章从报刊的版块设置、主要内容和言论立场介绍了《日新报》概况,通过分析发行地点,发行状况,广告收入,考察了该报的社会影响力,并从媒体关系方面描述了《日新报》与《星报》,与《叻报》、《天南新报》的关系。第四章着重分析新闻评论内容,该报评论主要涉及三位主笔,天廖子、林文庆以及黄乃裳。三人因学养不同,新闻评论的关注点与风格也不尽相同,基于此形成了《日新报》独特的舆论导向以及品格的丰富性。同时探讨了《日新报》关于“义和团运动”、“庚子勤王事件”、“维新变法”等晚清政局方面的舆论立场。第五章从语言、文体方面分析《日新报》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并结合《叻报》、《天南新报》的比较研究,从议题选择角度总结《日新报》的独特性,包括议题的广泛性、评论的客观性、互动性强等特点。通过对新闻评论栏目内容和议题特点的分析,该部分总结了《日新报》主要议题焦点。 地方感在媒介扩张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认同张力来源于人们对特定地理场所的信仰、情感和行为忠诚的多重影响。第六章基于此探究了《日新报》形成独特舆论体系的原因,包括文化冲突、灭种危机等因素。《日新报》议题的选择离不开报刊主笔的新闻旨趣和新闻思想,天廖子、林文庆以及黄乃裳三人因不同的地理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新闻旨归殊异,形成《日新报》独特的言论特征与办报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