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任何国家追求的持久目标之一。冷战时期,人们对安全的追求通常局限于军事手段,对安全内容的把握强调军事安全,将安全的主体定位于国家。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在安全领域,人们的安全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各种新安全观异彩纷呈。东盟根据冷战后新的环境,吸收了新安全观的理论精华,构筑了东盟特色的“综合安全”理念和“合作安全”模式并制定了新的安全战略,其核心突出体现在“东盟地区论坛”。从实践看,东盟安全战略的调整不仅维护了东盟的安全利益,而且对营造今日亚太相对良好的地区安全环境和建立未来亚太多边安全机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全文共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冷战时期东盟的安全战略。通过分析发现,冷战时期的东南亚各国在自身对安全的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寄希望依赖大国的保护,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所以它的安全政策的表达和实施经常出现前后不一、断裂或者矛盾的情况。 第二部分对冷战后东盟新的安全形势作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冷战结束后,美苏在东南亚的对峙与角逐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东盟与印支集团由对抗走向合作,东盟国家内部的安全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整个世界及亚太地区安全环境也整体走向和平。 第三部分分析了东盟安全战略理念在冷战后的新发展。这部分是论文开始切入正题,详细论述了东盟特色“综合安全”理念的发展历程、内容以及东盟“合作安全”模式的由来、特点和主要实践形式,从而挖掘出冷战后东盟安全政策制定的思想基础。 第四部分重点回答了东盟新安全战略理念如何指导安全战略从冷战时期向后冷战时期逐步演变;提出了东盟现行安全战略构想的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塑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以确保东盟的“绝对安全”;二是通过加强“东盟地区论坛”建设,努力构筑以东盟为主导的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同时推动“第二轨道”活动,促进亚太安全机制的形成;三是通过转变武装力量建设以求肩负起独立自主的保卫东盟和防止外来侵略和干涉的能力;四是加强东盟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以此来增强东盟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