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民族问题再思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huai1990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问题是国际社会和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敏感性和高危险性等特点,而一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则直接影响着该国主权领土能否统一完整,社会局势能否稳定和谐,民族关系能否团结协调,经济建设能否顺利发展等重大核心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苏联解体即是其民族问题长期存在、民族矛盾长期积累并最终激化和爆发的结果。时至今日民族问题依然是俄罗斯维护国家统一、推进社会改革、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首要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苏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总结民族分离主义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对我国解决自身的民族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将民族及民族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来考察,阐述了其产生、发展、演变乃至最终消失的自身规律,并通过探索种族、族群、民族以及族群意识、民族意识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来分析作为政治思想和运动的民族主义思想、运动发展的规律,以及民族主义的种种表现与目标,揭示出民族主义运动和民族问题爆发的一般路径。苏联民族工作在其民族理论的引导和民族政策的实践下,取得了辉煌成绩,但由于理论本身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加上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致使民族矛盾逐渐加深。在苏联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指引下,国家行政体制界线和民族界限的重合使各民族呈现出民族国家形态,具备了独立的硬件条件。同时,作为对制度与政策的反应,各民族的现代民族意识也逐渐演变成型,使得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暗潮涌动。在戈尔巴乔夫激进改革的强烈作用下,维系国家统一的多条纽带相继绷断,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各民族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态势,统一的苏联国家最终走向解体。苏联的经验教训表明,民族问题是事关多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而民族政策则是决定民族关系走向的关键。在今后的民族工作研究中,既要结合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方法,深入实地展开调查研究,又要与时俱进地关注民族结构和演变态势,全面深入的把握民族问题动向。在民族政策制定中,借鉴以行政单位为单元的体制框架,在文化自治的框架下,而非民族主权的框架下解决民族问题;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使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协调发展;弱化民族身份识别,逐步从法律上过度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重新思考和总结苏联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现存多民族国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放着“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未来研究分会”这个合乎规范的社团名称不用,执意变身“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这一典型案例揭示了当前社团活动中在名称使用方面的一个偏好,就是喜
时间测量从秒为单元推进到皮秒(10<sup>-12</sup>S)为单位。时间抖动测量仪在数字通信和数字网络特性测试中,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
瘢痕疙瘩是皮肤在创伤后,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增殖和透明变性而形成的瘢痕过度增长,超出原有皮损范围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患者多有瘢痕体质,甚至微小创伤如蚊叮即可引起瘢痕,瘢痕形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神经肽Y(NPY)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GM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法测定了41例CHD患者血清cTnI、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并发继发性甲旁亢,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加重病情的发展。本文通过联检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以及传统用于肾功能检测的指标肌酐(Cr)、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于1961年出版的著作。这部作品由于运用杂乱无章的叙事手法展现荒诞的故事情节而被广泛誉为黑色幽默小说的开山之作。海勒摒弃传统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