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生素,常用于水产养殖中鱼类等疾病的防治,但由于具有诱变和癌变的可能,对人体的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具有严重的毒害性,另外也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近年来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氯霉素的研究热点大多集中在食品中氯霉素的含量分析及其残留量的辐照降解方面,对于环境中特别是水产养殖环境中氯霉素残留分析的研究不多,而对于鱼肉中氯霉素含量的分析研究,虽是当前研究热点,但对于同一鱼塘环境不同鱼类和同一鱼体不同器官中氯霉素残留研究得甚少;氯霉素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尤其是利用环境中的原始菌源驯化、筛选微生物降解菌的研究工作,目前还未见报道。本论文正是从这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讨和研究,获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通过对淡水养殖鱼塘沉积物中氯霉素的提取、净化洗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氯霉素的测定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沉积物中氯霉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利用乙酸乙酯作萃取剂提取水样中的氯霉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对水体中氯霉素的分析研究,可有效地检测养殖鱼塘水体中痕量的氯霉素;通过采用碱化乙酸乙酯作超声提取剂,用C18 SPE固相萃取净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作分析手段,研究得到了分析鱼体不同器官中氯霉素残留量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所建立的分析养殖鱼塘环境中氯霉素含量的方法,分别对两个淡水养殖鱼塘A和B中的水、沉积物及鱼体中的氯霉素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了养殖环境中氯霉素的累积与迁移。研究发现,鱼塘A、B中的水、沉积物及鱼体中均检测到氯霉素,表明两鱼塘均受到氯霉素的污染,且鱼塘A受氯霉素的污染情况较鱼塘B严重,不同鱼塘的鱼类中的氯霉素含量不同,氯霉素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生活的鱼类体内累积较高含量的氯霉素;同一鱼塘不同鱼类及同一鱼类不同器官的氯霉素的含量也大不相同,研究表明同一环境中不同鱼类的氯霉素的累积量与其生活习性有关。研究还发现鱼塘A中的3种鱼类包括鲤鱼、鲢鱼和草鱼,只有草鱼鱼肉中的氯霉素含量低于欧盟和美国FDA规定的检测标准(0.3μg·kg-1),可安全食用;而鱼塘B中的4种鱼类包括福寿鱼、青鱼、鲢鱼和鲮鱼的鱼肉中只有福寿鱼的氯霉素含量高于检测标准,其余三种均低于检测标准,可安全食用。通过利用鱼塘沉积物作为原始菌源,以氯霉素为唯一碳源进行驯化、筛选和分离纯化,得到对氯霉素有很好降解效果的CSFO-3菌株,对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分析及16 S rDNA鉴定,发现该菌株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为99%,CSFO-3菌株对羟氨苄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四环素等4种抗生素均有抗药性,且CSFO-3菌株可产不饱和糖脂类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CSFO-3菌株降解氯霉素的环境因素影响情况,发现CSFO-3菌株在溶液pH=6.0,温度35℃,摇床转速150r/min,氯霉素初始浓度为100mg·L-1的最佳条件下菌密度为9.5×107时氯霉素的7天降解率可达37.5%,如果添加0.1‰的苯甲酸钠作为碳源,则其降解率可高达46.1%。通过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液-质分析仪对氯霉素的微生物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CSFO-3菌株降解氯霉素的代谢途径,其可能的途径为:在菌株CSFO-3的作用下,氯霉素降解生成1-硝基苯-2-氨基-1,3丙二醇及二氯乙酰胺的中间产物,或生成1-硝基苯-1,2乙二醇及二氯乙酰胺的中间产物,最后转化为二氧化碳,水,铵离子和氯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