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对癫痫大鼠脑内GABA<,A>-R mRNA和GABA<,B>-R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两种剂量卡马西平对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的抗癫痫作用及对癫痫大鼠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和GABAB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卡马西平抗癫痫作用的新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p)青霉素(PNC,3×106U·kg-1·d-1·13d)慢性点燃大鼠癫痫模型,两种剂量卡马西平(50mg·kg-1,100mg·kg-1)灌胃(ig)给药,以痫性发作潜伏期和Racine癫痫行为分级标准为判定药效指标,观察卡马西平的抗癫痫作用。运用RT-PCR技术测定大鼠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大鼠脑内GABAB受体蛋白表达,分析卡马西平对GABAA受体mRNA和GABAB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在ip PNC第13天,7只鼠出现重度痫性发作,1只出现轻度发作,潜伏期为15.7±2.39min。CBZ1组1只为重度发作,7只均为轻度发作,潜伏期为22.8±3.31min;CBZ2组8只均为轻度发作,均未发展成重度发作,潜伏期为32.2±4.07min;两种剂量卡马西平ig给药后,均可使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延长,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使癫痫大鼠的发作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减轻。RT-PCR测定结果表明,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种剂量卡马西平预防性干预组的GABAA受体mRNA表达量分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ABC测定结果表明,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脑内GABAB受体蛋白表达量为0.226±0.01,较正常组(0.265±0.01)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CBZ1、CBZ2组脑内GABAB受体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97±0.03、0.308±0.04,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显示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剂量卡马西平可延长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2)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癫痫发作与其减少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有关,但卡马西平抗癫痫作用机制并非通过影响GABAA受体的基因表达实现,。(3)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癫痫发作亦与降低脑内GABAB受体蛋白表达有关,而卡马西平抗癫痫作用机制与增加大鼠脑内GABAB受体蛋白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葛根总黄酮,为葛根中提取的总黄酮类药物的总称,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但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较低。目前增加药物溶出度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固体分散制剂长时间储存会出现老化、析晶、药物溶出度降低等现象;环糊精包和技术对所能包含的客体分子大小有所限制,水中溶解度较低等问题。本文采用液固压缩技术能有效提高葛根总黄酮的溶出度,使药物快速释放。然后将其制备成葛根总黄酮液固压缩片。本
前言转录因子△FosB是Fos家族的一名成员,是FosB基因的剪接变体,与Fos家族其它成员一样,在接受急性刺激后,能够短暂而迅速的在特定区域表达,在接受长期刺激后,△FosB能够在脑
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下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物质,因其具有无毒、无蒸气压、无可燃性、热稳定性高、可取代挥发性有机溶剂、可循环使用等独特性质而被用于分离工程、化学反应、生物催化等过程。离子液体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因而被称为绿色溶剂。手性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农药等领域,随着对不同光学异构体药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和对外消旋药物申报和使用的种种限制,手性药物成为近年来研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其优越性有史以来一直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不管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的重点即是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其优越性有史以来一直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不管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的重点即是提高小学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可以理解为人类逻辑性训练的必要途径.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
在当代政治学研究中,作为基础性制度的国家,不仅形塑了近代以来西方世界与非西方世界在发展上的大分流,也是探索第三世界推进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受社会中心主义的影响,20世纪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自然现象:导入生物体内的或内源性转录生成的一种双链RNA分子,与同源的mRNA结合并使其降解,可介导对应基因转录后的沉默。一方面,干扰RNA技术可作为研究和鉴别基因表型及功能的强有力工具,为疾病发生机理、疾病基因治疗靶点的鉴别以及新药研发如小分子化合物和抗体类药物的发现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干扰RNA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