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委托代理问题与中央企业改革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国家运用基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假设的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由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的特殊性,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区别,直接运用西方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宜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另外,众多专家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公司股权结构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对集中的,即公司中存在控股股东,因而需要发展和构建建立在“股权集中”假设之上的理论分析模型。因此,本课题研究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论文以公司治理理论和西方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股权集中”新的制度性假设下,运用西方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双重委托代理问题、控股股东身份特殊性问题、中央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在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方面:首先,在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而获取的租金作为内生变量的基础上,指出其侵占行为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并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其分析,求解出侵占行为的纳什均衡。其次,运用H-M分析框架,将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而获取的租金作为内生变量引入模型之中,同时,概率化模型中的参与约束条件,构建具有概率约束条件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求解最优激励合同,并指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在控股股东身份特殊性问题的研究方面:针对控股股东既是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同时又是经营者的委托人,即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的特殊性,构建具有二维行动变量的控股股东委托代理模型,并据此得到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全体股东的收益和公司的期望价值。   在中央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方面:首先,通过对我国中央企业改革背景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分析,指出国有股权代表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的特殊性。其次,根据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理论,指出国有股权代表的控股股东地位,可以减少其对中央企业资源的消耗和对国有资产的侵占,并且随着国有股持股比例的上升,显著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以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中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无时无刻不是面临着各种风险,以往简单粗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
目的 通过人工全髋置换术(THA)经股方肌、外旋肌间隙手术路径(A路径)和经典后外侧手术路径(B路径)的对照,研究该路径在高龄髋部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