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并探索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393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年龄将其分为三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59岁)、老年组(≧60岁)。回顾性分析所有胃癌患者的性别、Lauren分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远处转移(M分期)等特征,并通过电话、短信、门诊随诊等方式随访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用Windows版的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所有胃癌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93岁,平均年龄60.51±10.97岁,胃癌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60-69岁。青年组共176例,平均年龄34.41±3.88岁;中年组共1473例,平均年龄52.13±5.14岁;老年组共2283例,平均年龄67.93±5.98岁。2.全组男性共3094例,女性838例,男性:女性3.69:1。青年组男性97例,女性79例,男性:女性1.23:1;中年组男性1152例,女性321例,男性:女性3.58:1;老年组男性1845例,女性438例,男性:女性4.21:1。全组及各年龄组男性胃癌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但青年组女性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中年组及老年组,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性别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685,P﹤0.001)。3.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胃癌患者Lauren分型(χ~2=10.605,P=0.031)、组织学类型(χ~2=57.971,P=0.000)、分化程度(χ~2=66.931,P=0.000)、肿瘤位置(χ~2=86.708,P=0.000)、N分期(χ~2=17.401,P=0.008)、M分期(χ~2=23.653,P=0.000)的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胃癌患者肿瘤大小(χ~2=0.311,P=0.856)、T分期(χ~2=7.657,P=0.264)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随访成功率约为86.0%,失访率约为14.0%。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4.3%、70.8%、52.3%。具有某些病理特征的青年组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中年组或老年组胃癌患者差,例如弥漫型、印戒细胞癌、低分化、T4期、N3期、M1期等。6.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M分期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χ~2=80.586,P=0.000)、组织学类型(χ~2=94.575,P=0.032)、分化程度(χ~2=93.969,P=0.000)、T分期(χ~2=56.993,P=0.000)、N分期(χ~2=68.560,P=0.000)、M分期(χ~2=112.883,P=0.000)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相对于中老年患者,青年胃癌患者具有组织学类型差、分化程度低、易转移等相对侵袭的病理特点。2.青年组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低于中年组而高于老年组。3.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远处转移(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