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通过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的传统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提高制造企业的技术获取及创新能力是发展制造业必经之路。隐性知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价值,而隐性知识的缄默性和抽象性却使得它的获取具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拟在对隐性知识进行二维划分的基础上,通过跨案例分析探究每一类隐性知识的获取方式和分享方式。并对获取之后隐性知识的分享从企业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能够给企业提供隐性知识获取和分享的思维框架。本文在知识管理、知识转移、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学习型组织等理论的基础上,从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分类、知识转移、隐性知识转移、隐性知识的获取手段、隐性知识转化五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评述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假设。然后通过研究我国制造业的构成、现状选择细分行业,按照地域、企业性质、行业等角度选择4家样本企业。从著作、文献中收集样本企业的资料,按照文献综述中形成的框架对资料进行编码,得出每一类隐性知识的获取方式和分享方式。最后,本文提炼出对我国制造企业有借鉴意义的有关隐形知识获取和分享的建议,并提出研究展望。 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影响其获取的时间成本。转移难度中等时一般通过无期限的长期性学习获得。转移难度较低时一般通过有期限的短期性学习获得。抽象性的不同决定了隐形知识获取过程的互动程度。技能维度的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非正式的双方互动。认识层面的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获取方的吸收领悟。隐性知识的分享需要设计知识分享的“物理场”、“虚拟场”和“心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