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令人瞩目地高速发展,GDP平均年增长率高达9.8%。但是,纵观1978年以来的这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虽在持续增长但也一直起起落落。GDP增长率曾在1984年高达15.2%,但在1989年又回落至最低点4.1%,高低之间相差超过11.1个百分点。面对如此之大幅度的波动,我们不禁会想,是什么造成了中国经济的波动呢?正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促成了本文的研究。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波动是由技术冲击、货币冲击等冲击所造成的。这些外生冲击作用在经济上,影响着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经济波动。本文试图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中的主要冲击,’以及这些冲击如何造成经济的波动。本文对中国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在总结了我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之后,我们设定了一个简单的封闭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研究中国的实际经济。模型中有三个部门:家庭、企业和货币当局,模型引入货币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引入调整成本。对参数的确定本文利用了贝叶斯方法,然后以此再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冲击对模型中的各个经济变量造成的影响。因此,通过模拟的脉冲响应我们能够定性的知道不同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从而可以分析出其中相对关键的冲击,进而能够让我们得以了解经济波动这一现象背后所包含的内在机制。经过本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如下:就各个冲击对于经济影响大小而言,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要大于需求冲击,消费需求冲击对经济的影响要大于货币需求冲击,货币需求冲击的影响最小;就各个冲击对于经济影响时间而言,技术冲击、需求冲击对经济影响的持续性较长,而货币政策冲击的持久性最短。中国改革开放35年以来长期的经济波动更多的源于技术冲击,而短暂的冲击更多的源于货币政策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