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中国最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对于不同品种水稻或不同栽培模式下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稻田试验小区临界最小面积的研究较少。研究试验小区面积大小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结果的影响,为确定临界最小面积提供依据,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提供方法上的支持,明确本地区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保护与合理利用优势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对水稻的可持续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2012和2013年,通过吸虫器5点取样法发现300m2、150m2和75m2三种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性指数(J)和优势集中性指数(C)四个指数无显著差异,并且四个群落多样性指数的时间动态曲线也基本一致。三种面积的相似性指数均高于78%,表明了三种面积小区采集到的群落物种组成很相似。 2.不同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节肢动物功能团优势度的比较 2012和2013年,通过吸虫器5点取样法发现300m2、150m2和75m2三种面积小区,在2012年7月16日300m2上采集到的植食类优势度显著低于150m2和75m2上的,在300m2上采集到的其他类优势度显著高于150m2和75m2上的,在2012年9月14日300m2上采集到的捕食类优势度显著低于150m2上的,其他取样时间点上采集到的节肢动物整体功能团优势度都没有显著差异,都是植食类整体优势度排在首位,并且植食类、其他类、寄生类和腐食类优势度时间动态走向趋势基本一致的,且差异不显著。 3.不同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科(种)的比较 通过吸虫器5点取样法,发现2012年不同面积采集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科和优势种基本相同,优势科优势度最大都是飞虱科,其次是摇蚊科,随后是叶蝉科;优势种优势度最大的是白背飞虱,其次是稻黄摇蚊,随后是褐飞虱。 2013年不同面积采集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科和优势种基本相同,优势科优势度最大都是飞虱科,其次是叶蝉科,随后是摇蚊科;优势种优势度最大的是白背飞虱,其次是稻蚊,随后是电光叶蝉。 4.不同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不同功能团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密度和种群动态的比较 2012年和2013年,通过吸虫器5点取样法发现不同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四种主要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褐飞虱Nilaparvatalungens、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和电光叶蝉Deltocephalusdorsalis)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四种主要害虫7次取样时间点上的发生量也没有差异;四种主要害虫种群时间动态曲线走势基本一致,没有差异。 2012年和2013年,通过吸虫器5点取样法发现不同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四种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Crytorrhinuslividipennis、青翅蚁形隐翅甲PaederusfuscipesCurtis、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graminicola和纵条蝇狮Marpissamagister)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四种主要捕食性天敌在7次取样时间点上的发生量也基本没有差异,只有草间钻头蛛在2012年8月15日,300m2上采集到的发生量显著低于75m2上的;四种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时间动态曲线走势基本一致,没有差异。 2012年和2013年,通过吸虫器5点取样法发现不同面积小区中采集到的四种主要寄生性天敌(稻虱红螯蜂Haplogonatopusjaponicus、稻虱缨小蜂Anagrusnilaparvatae、三化螟绒茧蜂Apantelesschoenobii和拟螟蛉绒茧蜂Apantelessp.)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四种主要寄生性天敌在7次取样时间点上的发生量也基本没有差异,只有稻虱红螯蜂在2012年9月4日,300m2上采集到的发生量显著高于150m2的,稻虱缨小蜂在2012年9月14日,300m2上采集到的发生量显著高于150m2的;四种主要寄生性天敌的种群时间动态曲线走势基本一致,没有差异。 本试验设计三个面积梯度,调查发现三种面积小区采集到的节肢动物群落很相似,基本没有差异,但临界最小面积的确定还需设置更多的面积梯度和取样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