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器官及对肠源性感染认识的增加,国外医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防治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营养学概念,称为生态免疫营养学,是指在肠内营养中除提供7种营养素包括膳食纤维的同时,还提供人体的常住菌,使之与肠内致病菌竞争,最终恢复肠内正常菌群。然而生态免疫营养在腹部外科患者的临床应用在国内外报道尚少,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研究。 目的:本课题主要欲探索围手术期应用乳酸菌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4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完全肠外营养组(PN组)、含活性乳酸菌及纤维的肠内营养组(LEN)和含纤维制剂的肠内营养组(FEN组)。在营养支持前后监测体重、营养蛋白、肝肾功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内毒素、C-反应蛋白、IL-1、IL-6、TNF,并观察患者术后的消化道症状、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结果:3组患者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术后体重、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血糖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PN组变化更显著(P<0.01);LEN组和FEN组前白蛋白水平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而PN组术后显著下降(P<0.05),LEN组转铁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而FEN组和PN组术后显著下降(P<0.05);LEN组和FEN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而PN组术后显著升高(P<0.01),LEN组和FEN组术后的胆固醇水平低于术前,其中LEN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PN组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LEN组白细胞水平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而FEN组和PN组术后显著升高(P<0.05);LEN组的IgA水平高于其他两组,补体水平三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内毒素值均升高,但LEN组和FEN组内毒素变化幅度明显低于PN组(P<0.05);LEN组术后第6天内毒素的水平略低于术前,而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N组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三组术后 3天及 6 R TNF的水平均高于术前,其中刚组增高的趋势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和几-6水平在这三组术后均无显著性差异。LEN组和匹N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53,80 10.82)h及(61.931n.68)h,均较刚组(75.07士14.68U显著缩短(P<0.01),LEH组(85.73士乃.210肛门排便时间明显比陀N组(106-47 t 28.70h)和 PN组(118.73 t 27.75h)提前 O<0.05);LED、FEN和 PN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67%、20%和46.67%;LEN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叩组、2组患者住院天数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含乳酸菌合生元或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和PN组相比,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内毒素水平、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其中含活性乳酸菌的肠内营养支持在维持免疫功能、控制术后感染并发症和促进肛门排便方面优于只含纤维的肠内营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