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严峻。我国社会是在经济还处于不发达的情况下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且“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2月26日发布我国首部老龄事业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到205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4.87亿,将比2010年增长7倍,占我国人口总数的34.8%。届时,每3个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2013年年底以前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问题还面临着结构性压力:慢性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口的规模不断上升,也将在今年突破1亿人。随着这么多问题的接踵而来,使得我国的老龄化问题相比其他国家来说显得格外突出。然而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缺口却正在越变越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2004年6月曾透露,当时个人账户有账无钱的空账规模累计近6000亿元,部分筹资模式实际上已转变为“现收现付”。眼下很多老龄化严重地区的养老金已入不敷出,使得养老金个人账户形同虚设,只能依靠财政补贴勉强维持。而且养老金空账问题还在不断扩大。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同时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国民预期死亡年龄大大推后。未来将出现独生子女“4-2-1”甚至是“8-4-2-1”的家庭结构。使得都是独身子女的夫妻双方今后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赡养他们的父母和祖辈,将出现“2个子女奉养4~8个老人同时还要养育自己的1个孩子”的局面。在这种家庭模式下完全寄希望于下一代来供养老人,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子女们虽然有这样一份孝心,但迫于生活压力,也只能是有心无力。所以,在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里,完全依靠子女来承担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开支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
近年来通货膨胀正在越来越引起普通大众的关注,成为吞噬我国居民资产最大的“元凶”之一。在刚刚召开的2013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主要是: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可见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导致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造成资产缩水贬值,人们纷纷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具有更高收益率的投资工具。针对居民对理财的极大需求,各大金融机构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供居民们选择。居民们可以买到:股票、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各种投资理财产品。但是类似于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免不了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有涨也有跌,大起大落。如果想通过购买理财产品跑赢通货膨胀,那么对居民自身理财能力的要求就更高,难度也更大了。之前发生的“占领华尔街”也是由于养老金投资基金损失导致的。由于投资理财产品风险很大,也很难战胜通货膨胀,为了不导致居民资金缩水,房产作为有效抵抗通货膨胀,同时又可以让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投资方式,正越来越为广大居民们所接受。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以房养老模式将对工薪阶层居民个人理财规划的产生各个方面的有利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上海某一工薪阶层居民家庭为背景资料,并将一次性支付定价模型作为理论基础,选择四种以房养老模式,通过分别分析这四种以房养老模式对该工薪阶层家庭未来收入和支出情况,证明了以房养老对于一生理财的重要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以房养老使工薪阶层家庭理财的住房规划与养老规划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家庭拥有的房产价值,在老年时期盘活,从而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2、以房养老使得住房在发挥作为投资品的保值增值功能,以及作为消费品的居住功能外,还具有了第三种功能即养老保障功能,为我国解决老龄化危机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3、以房养老提升了工薪阶层家庭在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对家庭生命周期内各方面的消费支出均产生了正向影响,进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全社会共同来关注以房养老,推广以房养老模式,从而起到缓解和改善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