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TiO2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储能及光催化领域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钛(TiO2)具有高效,无毒,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和光催化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就理论而言,TiO2单胞嵌入一个锂离子后理论比容量可达335 mAh g-1,且其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和结构稳定性,已然成为一类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Ti O2的室温嵌锂系数仅为0.6左右,这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储锂能力。作为光催化剂而言,TiO2在紫外光作用下,其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降解。然而由于TiO2的禁带宽度较宽(3.2eV),光响应范围只局限于紫外光部分,因此TiO2的实际光催化性能受光波长影响较大,且效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对TiO2的结构、合成、储锂性能和光催化性能改性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TiO2及其复合物的合成、微结构特征、电化学储锂性能和光催化性能,揭示了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该研究对于提高TiO2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储锂性能与扩大TiO2的光响应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体结论如下:(1)采用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一维TiO2纳米针与二维rGO纳米片的复合物。微结构研究表明,水热法合成的纳米针TiO2为金红石结构,TiO2纳米针均匀地分散于石墨烯纳米片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复合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该材料在0.1C下具有优异的可逆放电比容量(427.6 mAh g-1),即使在高倍率,5C下也能保持较高的放电比容量(149 mAh g-1)。在1C下,循环50次后,TiO2/rGO仍190 mAh g-1的可逆容量,展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金红石TiO2纳米针/rGO纳米片复合物的这种特殊的1D/2D结构,可缩短锂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传输路径,提高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效率,同时提高其结构稳定性。这是TiO2电化学储锂性能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2)利用水热法合成了TiO2与钨酸铋(Bi2WO6)的复合物。采用XRD对其成分进行表征,发现该复合物是由锐钛矿TiO2与正方晶系的Bi2WO6组成。微结构研究发现,Bi2WO6颗粒均匀紧密地镶嵌在TiO2表面,构成齿带状复合结构。光响应范围以及光降解测试表明,Bi2WO6/TiO2复合物相比较纯TiO2而言,禁带宽度发生了红移,在可见光下也能对有机污染物(X-3B)降解,其降解效率达到了60%,甚至高于纯相Bi2WO6(效率仅为40%)。实验结果表明:Bi2WO6为窄禁带宽度半导体材料,能有效利用可见光产生电子和空穴。Bi2WO6与TiO2复合后,电子和空穴得到了转移,不仅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寿命,同时扩大了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3)以小球藻和SiO2为模板分别合成了两种空心结构的TiO2。XRD表征发现,合成的TiO2均为锐钛矿型。SEM观察发现,由Stober法合成的SiO2分散性较好,且粒径大小均匀,而小球藻本身颗粒较大,且不规整。在紫外光下对甲基橙进行光降解测试表明,以SiO2为模板合成的空心Ti O2的性能优于以小球藻为模板的产物。研究发现,以小球藻为模板得到的TiO2,煅烧温度越高,光降解性能越好。以SiO2为模板制得的空心TiO2与其碱泡时间密切相关,随着碱泡时间的延长,降解性能不断提高,直至碱泡达到21 h,降解性能达到最优,45 min后降解率可达到100%。而在接下来的碱泡过程中,性能反而降低。结合XRD与SEM可知,TiO2的含量随着碱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在21h前其形貌都能较好的保持,因此在紫外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而碱泡26h后的TiO2形貌发生了坍塌,性能随之降低。结合氮气吸脱附测试,揭示了碱泡时间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比表面积,从而得到性能各异的空心TiO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北部湾近海海域的栉江珧贝壳(俗称带子螺)的珍珠层基本特征,特别是珍珠层的基本组成单元—文石板片的多样化形貌进行系统研究。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栉江珧珍珠层文石进行详细的红外性能分析,其中包含:原样红外光谱分析,通过机械力研磨及加热处理后的样品红外光谱分析。在前人和本文的工作基础上,对栉江珧珍珠层多样化形貌成因及生物文石的红外
地下水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然而,由于工业的发展,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地下水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能够加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越来越少,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现如今,受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受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越来越多的技术被提出并加以实施,以期能够使得地下水得以修复。现在最常用的地下水修复方法是生物修复方法和化学修复方法。虽
未来的5-10年,将是上海加快发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全面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性阶段.近期目标是力争在21世纪初将上海发展成为洲际性国际大都市,远期将朝全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近几年来随着对建筑的质量与结构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发展出了许多对于现有大宗建筑结构的加固技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其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生命,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一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而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土壤性质的改变、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等是其主要问题。农业面源
本文合成了手性、非手性偶氮苯液晶化合物(Azo-CC,Azo-ACC)并将其作为光响应剂掺杂至基体液晶5CB中制得复配体系,同时创新性地将树枝状大分子作为凝胶因子加入此复配体系制备得液晶物理凝胶。观察了偶氮苯液晶化合物及其复配体系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能,研究了偶氮苯光响应剂对液晶物理凝胶的凝胶性能、光响应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在光散射显示领域中的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合成
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填埋技术,与传统的卫生填埋工艺相比,它具有填埋垃圾稳定快,产甲烷期集中,有利于能源回收利用,并可利用填埋层微生
采用原位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最终选择了溶胶.凝胶法来制备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将正硅酸乙酯和水加入到制备PET的中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