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泛函理论对TM(C2B4H6)2(TM=Sc-Ni)夹层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二茂铁FeCp2(Cp=C5H5)的发现,在现代有机金属化学里面,使得过渡金属(TM)夹层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大量的夹层化合物已经被合成,并且在科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当中我们利用Gaussian09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下的杂化密度泛函 B3LYP方法和全电子基组6-311+G(d),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基础上对TM(2,3-C2B4H6)2、TM(2,4-C2B4H6)2、TM(2,6-C2B4H6)2(TM=Sc, Ti, V, Cr, Mn, Fe, Co, Ni)夹层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做了研究。结果显示由2,4-C2B4H6配体形成的夹层化合物最稳定。随着过渡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加,TM(2,4-C2B4H6)2中过渡金属到配体中心的距离TM-Cnt逐渐减小。从结合能的角度看,由2,4-C2B4H6配体形成的夹层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Ti(2,4-C2B4H6)2> Sc(2,4-C2B4H6)2> V(2,4-C2B4H6)2> Fe(2,4-C2B4H6)2>Ni(2,4-C2B4H6)2>Co(2,4-C2B4H6)2>Cr(2,4-C2B4H6)2>Mn(2,4-C2B4H6)2。对于磁性质来说,电子自旋磁矩从Sc到Ni的夹层化合物分别是1μB、0μB、1μB、2μB、3μB、2μB、1μB、0μB。夹层化合物的磁矩与配体和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紧密相关。  我们还对TM(2,4-C2B4H6)2的正负离子形式也做了计算,并对它的几何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TM(2,4-C2B4H6)2失去一个电子后,TM-Cnt值较相应的中性结构都有所增加。除了TM=Mn外TM(2,4-C2B4H6)2+的TM-Cnt值仍随着过渡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加逐渐减小。TM(2,4-C2B4H6)2得到一个电子后,TM(2,4-C2B4H6)2-(TM=Sc, Fe, Co)的 TM-Cnt值较相应的中性结构有所减小,而其他 TM(2,4-C2B4H6)2-的 TM-Cnt值却较相应的中性结构所增加。除TM=Ni以外TM(2,4-C2B4H6)2-的TM-Cnt值仍随着过渡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对于 TM(2,4-C2B4H6)2得失电子 TM-Cnt值的变化,可以从TM(2,4-C2B4H6)2的前线轨道进行解释。TM(2,4-C2B4H6)2(TM=Ti, Mn, Co, Ni)的绝热电离势较大,不容易失去电子。TM(2,4-C2B4H6)2(TM=Sc, Cr, Co)的绝热电子亲和势较大,较易得到电子。TM(2,4-C2B4H6)2(TM=Sc, Ti, V, Cr, Mn, Fe, Co, Ni)正离子磁矩分别为0μB、1μB、2μB、3μB、2μB、3μB、0μB和1μB,负离子磁矩分别为0μB、1μB、2μB、3μB、4μB、1μB、0μB和1μB。有趣的是,发现Sc(2,4-C2B4H6)2夹层化合物当得到一个电子后,配体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旋转,且 Ni(2,4-C2B4H6)2夹层化合物得到或者失去一个电子,配体都会大幅度旋转,旋转势垒很小,说明它们有可能作为分子马达。
其他文献
光学环腔传感器因其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化学检测中,它可以对蛋白质、病毒、有毒气体、TNT分子等进行检测。光学环腔具高Q值特点,能够让光与物质的相互作
电磁量能器(EMC)是北京谱仪(BESIII)的一个重要子探测器,它的基本功能是测量电子和中性粒子(光子)的位置和能量信息。EMC的粒子簇射位置重建精度直接影响末代粒子等中性粒子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元激发是量子多体物理研究一个重要的课题。阻尼和频移是元激发的主要特征,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基本现象并有大量的观察实验。虽然已有很多关于囚禁
在物理上,量子是物理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小单位。基本观念里面可以“被量子化”的物理特性是“量子化假设”,这意味着物理特性的幅度只会以由一个或者多个量子化单位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