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湖南地区不同香樟林分土壤肥力年变化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以5种不同香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林分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林分的季节性变化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并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对香樟不同林地土壤综合肥力进行了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林分土壤pH范围在3.61~4.67之间,均属于酸性土壤。C样地(香樟×枫香×杉木)土壤含水量最高,A样地(香樟×杜英)土壤中速效氮、全磷、镁、铜和锌含量最高,B样地(香樟×马尾松×杜英)土壤中速效磷、总碳、全氮和钙含量最高,F样地(马尾松纯林)土壤中铁含量最高,速效钾和锰含量在各类林地土壤中相差不大。 (2)不同土壤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季节性变化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A(香樟×杜英)土壤pH、总碳、全磷、速效磷、Mg含量、Fe、Zn,B(香樟×马尾松×杜英)pH、总碳、全氮、全磷,C(香樟×枫香×杉木)土壤pH,D(香樟×杜英)土壤pH、总碳、全氮、P含量,E(香樟×闽楠混交林)土壤pH、总碳、全氮、全磷、速效磷、Fe,F(马尾松林)P含量随着季节变化都呈先下降-上升过程。各个林地土壤Mn含量含量均表现为:季节性差异不大,相对稳定。 (3)5个香樟天然林和对照马尾松纯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表现为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99.0%以上,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A样地(香樟×杜英混交林)土壤细菌数量含量最多,B(香樟×马尾松×杜英混交林)样地土壤放线菌数量最多。5个香樟天然林和对照马尾松纯林的土壤细菌随季节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放线菌随季节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土壤真菌数量除了A点,其它5点随着季节变化规律现为先下降-上升-下降过程。 (4)6个林分蛋白酶含量均小于2.00mg/g/d,B样地(香樟×马尾松×杜英)土壤脲酶含量最大,A样地(香樟×杜英)土壤蔗糖酶最大,F样地(马尾松纯林)土壤中脲酶和蛋白酶含量均为最少,A样地(香樟×杜英)含量次之。而香樟、杜英混交林土壤蔗糖酶最大。 (5)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相关。土壤微生物数量及3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些达到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相互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脲酶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蔗糖酶、脲酶与蛋白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6)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林分土壤生态肥力综合评价表明:B(香樟×马尾松×杜英)>A(香樟×杜英)>D(香樟×杜英)>C(香樟×枫香×杉木)>E(香樟×闽楠)>F(马尾松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