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流行的课程之一,并受全球观众最喜爱的公开课之一,迈克尔·桑德尔《正义》课属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道德推理模块。在课程性质上,它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在课程内容上,它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融合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从讨论式教学的角度可以将《正义》课中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设置拷问理论的道德问题,用来拷问思考正义的三条路径,即“功利”路径、“自由”路径与“德性”路径;创设具有两难性的问题情境,利用具有争议性的法律案件、故事将道德问题情境化;开展以教师为指导的讨论,通过提问、倾听与回应来指导讨论。这个过程并不是三个阶段之间的单行线,而是一个循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循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学生生成了知识,与桑德尔教授共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通过设置拷问理论的道德问题,学生在讨论道德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生成了哲学家的理论,还生成了与自己身份、文化背景相符合的理论;通过创设具有两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道德预演;通过开展以教师为指导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生成道德理性。可见,《正义》课中的讨论教学达到了让学生生成知识并参与知识创造的目的,属于“真讨论”。《正义》课中的讨论教学是“真讨论”,对于目前存在的“伪讨论”问题具有以下借鉴和启示。之所以出现“伪讨论”问题,原因之一在于教师抛出的问题是有明确答案的封闭性问题,从而教师应该设置具有争议性、开放性的问题;原因之二在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自身在讨论中的角色,从而教师应该在师生对话中由“控制者”转向“帮助者”,在生生辩论中由“旁观者”转向“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