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缺少留茬、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风季内成为风沙源地。风蚀不但使耕地土壤沙化、营养物质流失,而且产生沙物质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圆面状耕地及深翻采收是马铃薯喷灌圈耕地的基本特征,这也造成了其土壤风蚀规律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选取库布齐沙漠东北缘沙地的马铃薯喷灌圈耕地为研究对象,并与周边未开垦的固定沙地为对照,在风季内对风速风向、输沙量、微地形、土壤粒径等指标进行野外定点观测与对比研究,以揭示沙区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为沙区耕地土壤风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存在严重的风蚀,风季内风蚀量达504t·hm-2。与对照相比,输沙量增加了103.35倍,向耕地外部输出的沙物质中的黏粒粉粒颗粒含量分别增加了3.52与4.97倍。(2)喷灌圈耕地内不同长度的风沙运移路径对沙物质运移产生了显著影响。地表蠕移沙物质沿路径运移时,其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圆面状耕地上、下风向部位活动平稳,中风向部位活动剧烈。风沙流沿路径从耕地上风向运移至下风向时,虽然发育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路径下的风沙流均得到了增强,其中输沙量较上风向平均增加了51.97倍,且沙物质黏粒粉粒含量在100~200cm高度范围平均增加了81.73%。(3)采收后到翌年春耕前,耕地受到风沙作用的影响,采收产生的起伏微地形演变为平坦地形,地表糙度随之下降了91.01%;受风沙运移的影响,微地形的起伏高点平均下降了9.13cm,起伏低点则平均上升了3.84cm。在微地形变化过程中,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摩阻速度均在减小,起伏地形显著时,过境风沙流结构出现明显变异,输沙量随高度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处于2.73~3.60之间,风沙流上层的输沙量占比相对较多,风蚀基准面抬升;在平整地形时,过境风沙流结构无变异发生,输沙量随高度呈现单调递减的趋势,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处于1.14~1.39,风沙流上层与下层输沙量逐渐接近,开始趋向于平衡状态。(4)风沙作用造成了耕地表层土壤细颗粒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平均粒径变小,分选性向中等发展,偏度向极正偏发展,峰态向尖窄化发展,分形维数减小,土壤黏粒、粉粒、细砂颗粒含量分别下降42.14%、48.85%、42.28%。与对照相比,土壤平均粒径减小,分选性变差,偏度无明显差异,峰态向极尖窄化发展,土壤黏粒、粉粒、细砂、中砂颗粒含量分别下降65.10%、69.60%、56.45%、18.06%。
其他文献
本论文比较研究了泌乳性能和泌乳阶段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细菌种群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并将奶牛的泌乳性能与瘤胃细菌组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旨在探明瘤胃菌群结构与泌乳性能的关系,为科学饲养奶牛,提高奶牛泌乳性能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两个因素分别为泌乳性能(高产、低产)和泌乳阶段(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试验动物选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示范牧场,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
奶牛乳腺纤维化是一种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和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为特征的疾病。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galactiae)是导致奶牛慢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持续感染引起乳腺结构损伤,进而发展为纤维化,甚至乳腺硬化。本课题为了明确调控ECM降解代谢相关酶在乳腺纤维化的作用,通过研究S.agalactiae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是合成和分泌乳脂肪和乳蛋白的主要场所。氧化应激的发生会降低乳脂肪和乳蛋白的合成,影响牛乳产量和乳品质。本论文旨在探究维生素A(VA)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BMECs内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减少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为减缓奶牛乳腺氧化应激、改善乳腺健康及提升原料乳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分为3个试验。试验1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H2O2为氧化应激源,研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矿山复绿行动,建设绿色矿山,宁夏灵武矿区对由于煤炭开采形成堆积的煤矿矸石山开展了修复煤矸石山行动。本文选取宁夏灵武矿区羊场湾煤矿矸石山平台上8种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植被及林下土壤两方面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使用组合评价法从中选取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该区的优势植被,为该区的植被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经过3个生长季后,多枝柽柳林的灌木层的高度和盖度增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由炎症反应或细菌感染起的肺部疾病,在患病动物中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研究表明,党参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党参多糖(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s,CPPS)对免疫细胞具有激活作用,但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
为了探究不同森林经营方式林分生长动态变化情况,于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林中中龄林和近熟林设置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和未经营样地,根据2013,2016和2019年3次调查,分析对比不同经营模式下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未经营样地林分水平结构变化,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林木垂直结构变化,林分蓄积量生长量,胸径、胸高断面面积和单木材积量单木生长量,探究不同经营方式下林分生
根-土界面摩阻特性是反映根系固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不同根系形态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根-土界面摩阻特性的影响,本文选取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与其生长地土壤含细粒土砂为研究对象,使用TY8000伺服控制拉力试验机采用轴
土壤水盐作为影响干旱区盐湖防风固沙林稳定性的重要环境因子,其分布格局制约着物种的形成演替和分布。本文以吉兰泰盐湖防护林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土壤水盐含量和典型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土层下土壤水盐含量分布规律,揭示了影响防护林体系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盐因子,以期为吉兰泰盐湖防护林体系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研究区有8科17属共计17种植物,其中藜科5种,
冰盖是黄河上游高纬度地区常有的水文现象,对饮水工程及水文环境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急弯河道冰封条件下水流运动特征更为典型。为研究各时期弯道河流冰水动力特性及物质输运规律,解决工程输水和相关环境问题,采用野外实验及数值分析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时期对黄河典型急弯什四份子河段进行连续野外实验,对畅流期和冰封期河道的水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另对流凌期弯道冰水流的水力特性进行模拟研究,探究冰水耦合作用下弯道河冰迁移
论文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为研究区域,选取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典型样地,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室内测定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并利用SVC HR1024地物光谱仪测定土壤样品光谱反射率,通过数学变换、敏感波段筛选,建立土壤养分最佳光谱反演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乃至土默川平原土壤养分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壤养分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