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与CTD、悬沙浓度和叶绿素同步观测的LISST-100现场激光粒度仪剖面大面观测成果,组织了悬浮颗粒现场粒径谱的端元分析,追索夏季台湾海峡的悬浮颗粒输运通道空间格局,进而剖析从九龙江河口湾到台湾海峡的悬浮颗粒输运通道三维结构。
论文首先在台湾海峡尺度上分析各悬浮颗粒粒度谱端元的来源及其输运通道的结构,然后在九龙江河口羽流尺度上分析各悬浮颗粒粒度谱端元的行为,剖析从九龙江河口到台湾海峡的悬浮颗粒输运通道特征,最后结合叶绿素、温盐等分布解释各端元空间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1)夏季台湾海峡海域的悬浮颗粒现场粒度数据可分离出与河口羽流、细粒沉积区、粗粒沉积区颗粒物动力学过程关联的3个悬浮颗粒现场粒度端元类型。可分辨出珠江河口羽流携带的悬浮颗粒穿越台湾海峡进入台湾西部近岸海域的输运路径;观测到河口悬浮颗粒跨陆架输运载体由上层水体到跃层水体的沿程调整;证明了台湾海峡中部细粒沉积区的上层水体为夏季台湾西部沿岸来源悬浮颗粒横跨海峡的输运通道,而中下层水体则为夏季台湾海峡南部粗粒沉积区悬浮颗粒通过台湾海峡进入东海陆架的主要通道。
(2)夏季的九龙江河口羽流穿行于厦门湾口南北两侧活跃的沿岸水与上升流之间,影响了从河口到海峡的悬浮颗粒输运通道特征。湾口北侧沿岸再悬浮颗粒被限制在河口羽流下部水层与岸侧浅水区,通过内缘加入羽流表层输运通道;湾口南侧沿岸再悬浮颗粒沿上升流与浅水混合通道泵送到上层水体,离岸迁移并通过外缘掺入河口羽流长程输运通道;河口羽流阻碍沿岸输运,促进离岸输运,构成了将沿岸流所携带再悬浮颗粒跨越台湾海峡的上层水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