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悬浮体系粘度为主要评估指标,研究了TiO2在水体系中的分散行为;以改性TiO2吸油值为主要评估指标,研究并确定了TiO2湿法表面改性的工艺条件;通过对TiO2改性,在水相中制备出粒径均匀的球形TiO2团聚颗粒。实验结果表明:(1)筛选出水玻璃和乙醇胺两种效果较好的分散剂,确定了水玻璃和乙醇胺复合分散剂较优化的分散条件是:复配比0.3%:0.5%,搅拌时间1.5h,温度20℃,pH值10;(2)以CTAC作为TiO2的改性剂,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其较优的表面改性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60℃、改性剂用量2%、pH值7、处理时间2.0h。在该条件下,改性后TiO2的吸油值由未改性的25.31%降低至12.62%;(3)以CTAC和二乙醇胺作为TiO2复合改性剂,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其较优的表面改性工艺条件为:复配比1.5:1、pH值6、处理温度65℃、处理时间1.0h。在此条件下,改性后TiO2的吸油值由未改性的25.31%降低至12.85%;(4)通过向工业钛白粉水相悬浮体系中添加CTAC作为改性助剂,制备出一系列形貌规整、粒径为751800μm的球形TiO2团聚颗粒。相关表征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工业钛白粉相比,TiO2的晶型和微观粒度未发生明显变化,所制备团聚颗粒颗粒物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时,煅烧前后均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别以未改性的工业钛白粉和所制备的团聚颗粒为载体,负载锰、钒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制得脱硝催化剂并进行了脱硝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与未改性钛白粉作载体相比,以团聚颗粒为载体所制备的脱硝催化剂在催化剂适用温度窗口下,均表现出更好的脱硝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