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中的安全因素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在提供对外经济援助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在美国进行对外经济援助的数额分配中起多大的作用?其中对安全因素的考虑程度如何?为了考察安全因素在美国对外经济援助中的作用,本文根据既有文献选择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家经济增长率、政治民主化程度以及社会稳定程度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各个因素对经济援助数额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进行了估计。  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控制变量中,一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稳定程度对于该国能够获得多少经济援助没有关系,经济增长率与政治民主化程度对援助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强度不大,而且对于这两个变量的影响存在多种解释。相比之下,安全因素(即本文所确定的自变量)对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额度影响强度较大。  在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以色列和埃及以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组案例来论述安全因素对援助数额变化的具体影响。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对美国具有持续性安全影响的国家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的总额相对较多,但由于冷战后美国的安全状况总体上得到改善,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额相对于冷战期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对美国具有阶段性安全影响的国家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的增长速度较快、幅度较大,但是当一国对美国的阶段性安全意义逐渐消失时,其获得的经济援助数额也会大幅下降。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中国现阶段,随着社会公众表达元素不断分化和重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及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利益摩擦、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