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纹森(1977)把指示语定义为“指示语是指人称,指示代词,时态,及其他各种语法和词汇特征的功能。并把话语与话语行为的时空坐标联系起来。”指示语是用以反映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词语。“指示语”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指示或指称。指示是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示所反映的是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而指示语在现实生活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现象,指示语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讨论和研究的话题之一。迄今为止,众多学者对指示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例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奥地利心理学家比勒在其经典著作《指示场与指示语》中提出了指示场理论,这为指示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菲尔默(1971,1975),莱昂斯(1977),莱纹森(1983)对指示语的具体功能和分类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依据词语的指示功能和语境参数,莱纹森(1983)把指示语分为五个基本范畴: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和话语指示语。
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语言现象,更加有利于学习者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指示语。目前的研究将从认知的视角分析指示语,基于两个理论框架-平台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
兰格克(1978:858)首先提出了平台理论,他认为“平台”是观察话语语境的台面或角度。他认为“平台”指带有场景和参与者的言语行为(兰格克,1985:113)。在这个理论中,场景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时间和地点;参与者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1994年,福柯尼亚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指人们交际思考时所建立的概念包。处理和加工话语的过程是一个心理空间网络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利用不同的空间构造词建立一系列与现实空间相对的心理空间来实现指示语的意义建构。
研究的数据来自一部著名电影《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平台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来分析指示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对电影作品中指示现象的分析,结果发现:首先,平台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指示语的常规用法,还能阐释人称指示语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的过程中的变化规则。假设一个盒子代表场景(时间和地点);S代表说话人;H代表听话人。基于指示语的“自我中心”特性,属于平台因素之一的说话人是指示点。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说话人S是第一人称;听话人H是第二人称;话外人是第三人称。在对话中,若说话人能以自我为中心,则由每一个人称指示语构建的平台可以被称为“基础平台”:如果说话人把指示中心转移到听话人或话外人的身上.此时构建的平台是“代用平台”。代用平台是新的视角,是说话人观察新的话语语境采用的平台。说话人和听话人会在基础平台和代用平台之间修正并进行选择。最终,他们将在代用平台中达成一致完成指示语的意义建构。
其次,心理空间理论可以解释:(1)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的过程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化规则。在心理空间理论中,当前的实际平台是现实空间;代用平台是心理空间。在交际的过程中,指示语的意义建构通过从现实空间到心理空间的转移而完成。(2)指示语的非指示用法。心理空间理论认为现实空间中的语义要素在心理空间中没有固定的映射。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们有不同的语义值。(3)指示映射现象。现实空间中的语义要素是“一个房间”,在心理空间中被识别为“另一个房间”。说话人把其在现实空间中的位置映射到心理空间中的位置,因此完成了指示映射的意义建构过程。
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语言现象,更加有利于学习者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指示语。目前的研究将从认知的视角分析指示语,基于两个理论框架-平台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
兰格克(1978:858)首先提出了平台理论,他认为“平台”是观察话语语境的台面或角度。他认为“平台”指带有场景和参与者的言语行为(兰格克,1985:113)。在这个理论中,场景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时间和地点;参与者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1994年,福柯尼亚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指人们交际思考时所建立的概念包。处理和加工话语的过程是一个心理空间网络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利用不同的空间构造词建立一系列与现实空间相对的心理空间来实现指示语的意义建构。
研究的数据来自一部著名电影《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平台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来分析指示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对电影作品中指示现象的分析,结果发现:首先,平台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指示语的常规用法,还能阐释人称指示语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的过程中的变化规则。假设一个盒子代表场景(时间和地点);S代表说话人;H代表听话人。基于指示语的“自我中心”特性,属于平台因素之一的说话人是指示点。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说话人S是第一人称;听话人H是第二人称;话外人是第三人称。在对话中,若说话人能以自我为中心,则由每一个人称指示语构建的平台可以被称为“基础平台”:如果说话人把指示中心转移到听话人或话外人的身上.此时构建的平台是“代用平台”。代用平台是新的视角,是说话人观察新的话语语境采用的平台。说话人和听话人会在基础平台和代用平台之间修正并进行选择。最终,他们将在代用平台中达成一致完成指示语的意义建构。
其次,心理空间理论可以解释:(1)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的过程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化规则。在心理空间理论中,当前的实际平台是现实空间;代用平台是心理空间。在交际的过程中,指示语的意义建构通过从现实空间到心理空间的转移而完成。(2)指示语的非指示用法。心理空间理论认为现实空间中的语义要素在心理空间中没有固定的映射。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们有不同的语义值。(3)指示映射现象。现实空间中的语义要素是“一个房间”,在心理空间中被识别为“另一个房间”。说话人把其在现实空间中的位置映射到心理空间中的位置,因此完成了指示映射的意义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