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的过度施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失衡。生物可降解性农药微胶囊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农药药效、实现长效杀虫;其独特的制备技术和高效的使用方式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壳层材料的可降解性也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长期压力,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缓控释剂型。制备具有可降解性的农药微胶囊是农药剂型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三元聚醚(N306)为预聚反应原料、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以毒死蜱为模型农药,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载药聚氨酯微胶囊缓释剂。应用单因素实验法,以微胶囊的形貌、粒度及其分布、包覆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溶剂体系、反应单体种类、预聚反应程度、壁材浓度、芯壁比、乳化速度、扩链反应时间、乳化剂浓度对乳液及微胶囊成囊、包覆等性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其中,微胶囊的性能表征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热-热重综合热分析仪、激光粒度仪、高效液相色谱等。然后论文以聚乳酸(PLA)为改性剂,研究了 PLA的接入对微胶囊形貌、粒度和包覆性能的影响。最后,探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的释放性能,并分析了其控释机理。通过调控微胶囊的制备条件以及聚乳酸的引入量来改变微胶囊的结构,从而控制其释放速率和释放时间,为微胶囊的精准释放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1)以乙酸丁酯为溶剂、三元聚醚为软段,预聚反应3.5 h得到预聚物;壁材在油相中的质量浓度20%,芯壁比30%,乳化剂在水相中的浓度2.5%,600rpm乳化30 min,扩链反应12h可以得到球形度好、壳层致密光滑的聚氨酯微胶囊,粒度在1~10μm 范围,包覆率和载药量较大,分别为71.0%和26.2%。(2)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的合适加入量为预聚物的0.5%,FTIR表明聚乳酸被成功反应接入聚氨酯分子链中,TG-DSC测试结果表明PLA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微胶囊的热稳定性。(3)对释放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微胶囊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缓释时间超过60 d。缓释实验探究了粒径、载药量对微胶囊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胶囊的粒径越小,释放速度越快,载药量的增加,也会促进毒死蜱由微胶囊向外释放。与未经改性的聚氨酯微胶囊相比,将聚乳酸引入聚氨酯壳层使得微胶囊壳层具有可降解性,毒死蜱的释放由扩散释放变为扩散与溶蚀共同控制,说明聚乳酸的降解大大加速了毒死蜱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