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9月到现在整整1年的时间里,微博无疑是中国网络界最热门的话题。尽管这并非微博从无到有的1年,却是微博研究起步的1年,第一个用户超过千万的微博网站,第一个开设微博的政府部门,第一份来自专业机构的调查报告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必备的基础,也是本研究的基本依据。
公共话语空间源于公共领域理论,其基本特征是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对于公共话语空间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广泛认同的话题。从微博在国内的产生和发展来看,Twitter和饭否等一批已经被国内网络所屏蔽的微博网站通过对公共话题的传播引起了网络用户的注意,他们不仅成为了国内微博发展的开路者,还把微博在国内的特征先天的打上了“公共话题”的印记。本研究正是站在公共话语空间的视角下,反观微博这一处于完善期的网络传播形式的特征,论述过程基于新近的客观事实和调查数据。
对于微博的基本概念,由于微博的形态仍然在发展之中,很难做出一个缔构式的定义,所以本文将通过以上历史发展和现实特征的方面对什么是微博进行阐述。从外在形式上看,在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传播模式等方面微博具有网络产品的一般属性,其优势与传统博客和SNS之间也有诸多类似之处,并且难以逃脱Web2.0时代信息庞杂的弊端。但是微博在信息聚合能力传播效率等方面又具有其他网络产品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中,微博的这些特性又显现的十分明显。
微博的这些传播特征使得信息表达更加通畅,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话语门槛,从而使草根阶层真正得到了更平等的话语权,也使从传统媒体到政府部门这些以往高高在上的独特个体不得不放低姿态,以追逐其信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