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普通中学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国后,党中央在积极恢复经济建设的同时,对新中国的教育也开始进行恢复性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普通中学的各项指标在数量上都得到了发展。“教育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普通中学教育的发展在数量上呈现繁荣的景象,但在质量上却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教育战线进行了调整。在进行压缩普通中学数量,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同时,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中等教育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本论文旨在从量化的角度,考察1949年至1999年普通中学教育发展的概况。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学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的数据描述,从整体规模、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办学主体、性别构成以及教师学历水平等纬度,辅以质性分析,展现建国五十年中学教育的发展轨迹。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考察了1949-1999年普通中学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等相关指标的数量变化,进而对中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进行描述性的分析。第二章,通过考察各省、市、自治区的普通中学学校数和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对建国五十年中学教育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考察了普通中学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城乡差异,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学教育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城镇或乡村倾向的原因。第四章,主要从办学主体维度来考察建国五十年中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办学体制变化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女学生数和女教师数两个方面,对建国后女子教育事业发展概况作了量化考察。最后一章,从教师学历水平的纬度考察了建国五十年来教师质量的变化情况,间接反映了中学教育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