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语中,存在较多具有多重语义的词语。探究多义词的语义扩展过程,对于理解语义的性质是尤为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重视语义的扩展过程,因此对多义词的研究是有效的。从关于多义词的意义分析的先行研究来看,利用隐喻、转喻等认知理论来考察多义词的语义扩展的研究有很多,但涉及共感性比喻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虽然使用了概念隐喻、转喻等认知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多义词的“声”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发现存在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即,对“甘い声”等语言现象,需要从转喻的视角进行分析。“声”的本意为人或动物用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那么“声”是通过何种路径来实现语义扩展的研究却较少。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利用了中纳言均衡语料库检索了和“声”相关的例句,以“声”和与“声”相关的搭配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本文先介绍了关于转喻的理论框架,厘清了认知机制。基于转喻的理论核心“邻近性”,探讨“声”的语义扩展途径。其次介绍了概念隐喻和共感觉比喻的理论框架,基于其理论核心的“相似性”分析了“声”的语义扩展所形成的超常搭配现象。“声が飛ぶ”、“声が流れる”等惯用表达是基于实体隐喻实现了“声”的语义扩展;“声が上がる”、“声が下がる”等惯用表达是基于方向隐喻实现的语义扩展。基于共感觉,“声”与触觉、味觉、视觉、心里感觉领域的词汇形成了搭配,实现了语义扩展。本文以“声”为中心进行探讨。全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篇论文的问题提起和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成。第二章为先行研究部分。主要阐述关于多义词和“声”的先行研究以及本文的定位。第三章为调查部分,详细介绍了调查的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和调查结果。第四章为分析部分,对“声”的语义扩展途径进行研究。首先,考察了“声”的多义性。其次探讨了“声”的语义扩展过程。「…声がいる」、「市民の声」、「…という声がある」、「十月の声」等是基于转喻的邻近性实现了语义扩展,分别指代“人”,“人们的心情、想法”、“话语”、“文脉内容”、“某事物正在临近”的语义。「声が上がる」、「声が流れる」等语义表达是基于物体的状态、效果等方面的相似性,从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映射,实现了“声”的语义扩展。「冷たい声」、「甘い声」、「明るい声」、「悲しい声」等表达基于感觉上的相似性,实现了“声”的语义扩展。即,通过转喻、概念隐喻和共感觉比喻,实现了“声”的意义扩展。第五章为概括总结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概括总结,以及对今后研究课题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