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国留学。根据中国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1978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165.62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或研究。多年来,中国留学生数量稳坐留学生生源国的头把交椅,国内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报道也比比皆是。本文以海外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民日报》1949-2021年间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报道作为研究语料,采用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分别从描述文本、阐释话语实践、解释社会实践这三个维度探究该报对中国留学生的形象建构。在描述文本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使用及物性分析报道标题的语言特点,发现报道最常使用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以再现留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接着,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来总结中国留学生参与活动的话题,以详细探究该媒体所建构的留学生具体形象,包括:发展新中国的重要主体;国际政治受害者;爱国;努力学习和努力工作;参与国家建设和重要的创业群体;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等等。在话语实践阐释维度,本文对报道进行互文性分析,包括话语再现、预设和否定三个部分。在社会实践解释维度,从更宏观的意识形态视角揭示了中国留学生形象的话语建构深受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中国与他国外交关系的影响。中国留学生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媒介形象的建构也是国家形象塑造过程的重要一环。《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相关报道充分再现了海外留学生的现状以及他们在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深刻影响了国人对留学生群体的认知。另一方面,建国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发展和变化,也导致留学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相关留学政策的制定,从而影响媒体对留学生报道的关注点和倾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