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的内涵不仅要有低层次的产品市场化,更应包括高层次的要素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培养和造就职业化的企业家群体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必然,更是改革深化的必然。鉴于此,本文对企业家职业化进行了探究,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概论。这部分包括西方企业家角色理论回顾、企业家职业的构成的三个条件的论述、职业企业家和企业家职业化等概念的界定、分析以及职业企业家应具备一般素质的阐述。 第二部分中西方企业家职业化的发展轨迹。自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家随着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的企业家特征类型。反之,中国的近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中国从来没有形成过企业家阶层,即使今天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也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阶层,而只能称之为经营者队伍。他们在深化改革中演进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三部分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和现状。企业家职业化是知识经济崛起的动力,也是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建设企业家队伍的需要,也是国企尽快走出困境、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举措;接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论证了我国进行企业家职业化的可行性;最后通过近年来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比较分析可将目前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雏形勾画出来。 第四部分企业家职业化实现模式。在本部分中,笔者试着构建出企业家职业化的实现模式。此模式是以企业家从事其职业的三个阶段为基础。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进入职业前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从业阶段、第三阶段—职业退出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须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分别是生成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退出机制。同时,此模式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就是要构筑职业企业家市场,因为其为企业家职业的正常、健康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