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环境的合作治理模式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d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环境意识的觉醒,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国家积极实施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但城市环境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现行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弊端也越发明显。政府命令型环境管理模式、市场经济型环境管理模式和市民社会自发型环境管理模式往往难以实现城市环境治理资源的最优整合,在城市环境治理的效率、效益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失效。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事务中的广泛而成功地应用,给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结构和治理目的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导致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变迁。我国城市环境的合作治理模式是适应这种理论范式革命和公民社会不断发育的必然结果,强调在政府的主导下,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为焦点和目标,通过有效引导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专家等多元主体的参与,综合运用多种治理工具,形成上下互动、资源共享的合作治理平台,最终实现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确保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城市环境的合作治理模式具有主体的多元性、结构的网络化、工具的丰富性和方向的互动性等特征,是治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集中体现和运用。我国城市环境合作治理机制的实现需要:在激励机制层面,环境公益既是促使各治理主体积极合作的出发点也是治理目标实现的落脚点,合作意识与相互认同的“共意”成为城市环境合作治理的源动力和激励因素;在保障机制层面,相互承认的法权、相互承诺的信任和相互依赖的网络促进了主体沟通和信息共享,实现了治理主体间的“取长补短”和“互通有无”,有助于保障城市环境治理的有效合作和效益最大化;在制约机制层面,制度供给和环境合作行为的监督则有效地明确了主体责任并维护其权益,避免了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不作为和低效率,通过制度性纽带实现了城市环境各治理主体自身职责的履行和主体间的有效合作。我国城市环境的合作治理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元治理”的作用,也需要环保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因素的积极参与,而这些因素的建构和完善需要循序渐进,因此我国城市环境的合作治理模式亦需分阶段和层次来加以推进和发展。根据城市环境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政府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主体意识和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及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彼此间的功能互补情况等,我们可以将城市环境合作治理细分为松散型参与、协同式服务和制度性合作等阶段。我国城市环境合作治理模式的推进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秉持公共情怀,摒弃部门利益,培育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拓展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并提高主体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与热情,这些因素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构起城市环境合作治理模式从而有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其他文献
<正>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浴血奋斗史。为了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繁荣,许多有志之士围绕"科学与民主"进行了大量改革。尤其是二三十年代,在中
会议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发展,道路拆旧建新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若不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目前采取露天堆放或就地填埋的方式进行,不仅对混凝
基于1984、2000和2015年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各类软件的支持下,提取了威海市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信息,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相关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
结合盐城金鹰水族馆的工程概况,对该工程进行了结构检测鉴定,并提出了结构改造方案,阐述了-2层顶板、混凝土柱及梁的加固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加固方案有效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承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表征着西方20世纪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是从整体上对科学技术及科学主义的文化意义进行根本性的反思。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与对现代艺术的褒扬是紧密联
仙女座星系(又称M31)是研究旋涡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想实验室。与银河系结构类似,M31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成分:核、核球、盘和晕等。介绍了对M31各个结构在观测和理论研究方面的
针对目前常见恒虚警(CFAR)检测雷达干扰方法所产生干扰效果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相位分段调制的干扰方法。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推导干扰信号的脉压输出结果,基
<正>2012年6月3-11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金宝铮老师,实验中学的姚玉平老师,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的王昆扬教授和我在访问了法国和英国之后,赴以色列考察他们的数学英
网络经济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全球化经济,它以信息网络作为基础平台,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以电子商务主导商品流通,以互联网联系全球市场,是并行于传统经济板块的新
目的对心电图危急值在心内科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心内科心电图危急值患者100例,对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及临床措施进行分析,对危急值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