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的诞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与软件和维护软件的能力提高程度相比,软件涉及问题的复杂程度增长更快,导致持续了二三十年的软件危机变得更加突出,软件组织也逐渐认识到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开发中的薄弱环节。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提出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为软件企业解决质量管理提供了思路。这一模型吸取了硬件的质量保证原理和构件实践经验,把重点放在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和提高上,现已成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和承认的一种评价和改进开发过程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软件度量的历史,针对软件质量定量管理比较薄弱这一特点,将统计过程控制(SPC)在硬件产品实施的成功经验借鉴到软件产品上,对软件项目进行过程定量分析,并以CMM的过程管理思想为指导开发基于CMM的软件过程管理与改进体系,使得软件组织内的成员可以有章可循地继续执行被证实是成功的软件过程。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实用的度量工具SPMIMS,并就该工具分析了其优缺点,特别是对已有的度量对象及指标的适用情况。通过在新宇科技集团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此工具能有效地支持软件过程度量。本文所提到的方法和工具对越来越注重质量管理的国内软件企业来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