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顶菊化感物质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属菊科堆心菊族黄顶菊属,该属共有21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南部等热带地区(Powell,1978),1种在我国归化,即黄顶菊。2005年-2007年在河北省大面积扩散,成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通过释放化感物质影响本地土著植物的生长,对我国的生态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作为一种入侵植物,国内对黄顶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危害与防除方面,而对黄顶菊化学成分的研究鲜有报道,研究最多的是类黄酮和噻吩类化合物,对黄顶菊化感作用的研究也仅限于各种水提液及粗提物
其他文献
核因子-кB(NF-кB)是一种诱导性转录因子,参与众多基因的表达调控,因此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是目前进行转录治疗和药物筛选的一个重要靶点。NF-кB结合位点的鉴定是发现其靶基因
为了获得具有抗旱保水和营养促进作用的多功能复合专用保水剂,本研究采用交联复合方法,采用有机无机杂化凹凸棒土保水剂作为基础保水材料,与腐植酸、稀土元素、菌根与营养元素(NP
本论文采用肝细胞的拟组织化凝胶包埋培养方式,主要从药物代谢和药物肝毒性两个方面来研究其用于药物筛选的可行性。本论文首先考察了大鼠肝细胞凝胶包埋与作为对照培养模型的单层贴壁细胞的CYP1A2、CYP2B、CYP3A和Ⅱ相酶中GST的活性。通过比较,发现凝胶包埋细胞比单层贴壁培养细胞能更好地保持各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其次,本文采用超低温保存方法来解决肝细胞无法增殖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超低温冻存后大鼠肝
硫酸酯化后的马尾松花粉多糖,部分羟基被硫酸基取代,从而具有了静电排斥效应和空间位阻,改变了多糖原有的空间结构,易与蛋白质的特定结构域结合,从而影响其功能和生物活性的改变。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以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水产养殖业常见的病原菌,近年来由其引发的细菌性疾病不仅给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