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目前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最可靠方法,当病灶较小或位于腮腺深叶时,往往因为取材不足而无法明确诊断,并且FNAC为有创性检查,所以临床上对腮腺肿瘤的术前诊断首选无创的影像学检查,目前主要有超声、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检查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无辐射,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检查扫描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由于腮腺组织富含脂肪,腮腺肿瘤与正常腮腺组织形成良好的密度对比,有利于腮腺肿瘤的检出和定位,但是对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特异性不高。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平面成像、无辐射等优点,能较好的显示肿瘤的形态、边界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情况,MRI对钙化的检出不敏感,并且扫描时间较长、伪影较多、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腮腺肿瘤诊断的特异性不高,仅作为辅助检查手段。能谱CT是近年来新兴的成像技术,以80k Vp和140k Vp高低电压瞬时切换为核心技术,同时获取两组不同的能量数据,具有单能量成像及物质分离等功能,能够对基物质(水,碘,钙,尿酸等)进行物质密度成像和定量分析。我们通过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能谱CT多参数对比分析,探讨其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在术前接受能谱CT扫描的62例腮腺肿瘤患者,其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12~85岁,中位年龄47.0岁。在GE AW4.5工作站利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在70 ke V单能量图上选择肿瘤实性部分设定感兴趣区ROI(尽量避开囊变坏死、钙化及伪影),获得碘浓度值(IC)、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观察并记录所有肿块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囊变等形态学特征。根据肿块病理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良性组、恶性组,良性组又细分为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组。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多形性腺瘤组与恶性肿瘤组、腺淋巴瘤组与恶性组、多形性腺瘤组与腺淋巴瘤组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诊断恶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出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应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对肿块碘浓度、部位、形态、边界、囊变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有价值的指标(P<0.2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绘制多因素ROC曲线,评价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平扫期碘浓度、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腮腺良性组分别为-1.41×100μg/ml(-2.25,0.16)、-0.10(-0.31,0.12)、7.25(7.17,7.40),腮腺恶性组分别为-1.13×100μg/ml(-1.46,1.44)、1.01(-0.19,2.04)、7.17(7.13,7.4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碘浓度、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腮腺良性组分别为9.65×100μg/ml(4.29,18.37)、0.69(0.31,1.59)、7.89(7.71,9.15);腮腺恶性组分别为18.04×100μg/ml(12.5,20.98)、1.56(1.29,2.65)、9.22(9.11,9.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273、-2.43、-3.01,P均<0.05)。静脉期碘浓度、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腮腺良性组分别为12.26×100μg/ml(10.03,22.19)、1.23(0.65,2.08)、8.14(7.91,8.31);腮腺恶性组分别为11.08×100μg/ml(9.89,17.55)、1.22(1.07,2.25)、7.96(7.89,8.1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以碘浓度>18.90×100μg/ml为阈值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0%、79.50%。经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碘浓度值、深叶或深浅叶同时受累、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为诊断腮腺恶性肿瘤有价值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4.5%。结论能谱CT多参数成像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但是动脉期良恶性肿瘤的碘浓度有部分重叠,能谱CT碘浓度定量分析联合传统形态学特点有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