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水稻生产出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条件制约增强等新问题,相关学者提出未来我国水稻生产应适度规模经营,政府也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成都市作为四川省水稻主产区,也提出稳步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在生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约束的客观条件下,如何促进水稻产业发展、生产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需深入思考。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基于水稻生产微观数据,探究碳排放视角下不同经营规模的水稻生产绿色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测算当前适度经营规模,对促进成都市水稻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成都市的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3个县(市)的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水稻经营主体为调研对象,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低碳经济理论、技术效率与生产前沿面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为支撑,基于当前提倡绿色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分析内容包括:(1)碳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对全部样本以及不同规模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碳源的碳排放结构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导致样本区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碳源,更好地把握节能减排的方向。(2)绿色技术效率测算。对样本区不同经营规模的水稻生产要素投入产出作描述性分析,构建非径向、非角度和规模报酬可变的SBM模型测算水稻生产传统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规模间绿色技术效率水平差异;(3)最优经营规模分析。以耕地规模作为参照项,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样本进一步细分为18个组别,构建Super-SBM模型找出当前样本区水稻最优经营规模;(4)影响因素分析。构建最大似然估计Tobit模型深入分析影响样本区不同经营规模水稻生产绿色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5)提出提升绿色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化肥碳排放是导致各个规模碳排放总量产生差异的重要源头,中规模的碳排放控制相对较好。(2)样本区水稻生产绿色技术效率比传统技术效率提高了0.14%,说明环境规制存在改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内在动力。各个规模的绿色技术效率值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倒U型”变动规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规模将是促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手。(3)当前样本区水稻生产最优经营规模为3.6-4.67hm2的中规模(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且最优经营规模根据地区和时期的不同而动态变化。(4)风险偏好、商品化率、环境认知、绿色技术掌握程度、技术培训次数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绿色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用化肥利用效率,降低水稻生产碳排放量。(2)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规范培养和支持力度,并重点发展3.6-4.67hm2的中等经营规模。(3)着重加大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投资,提升经营主体科学管理能力。(4)加大对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经营主体环境认知和前沿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程度。(5)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要体现在调整优化公益性社会服务和注重提升营利性服务组织的服务效能。
本文以成都市的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3个县(市)的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水稻经营主体为调研对象,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低碳经济理论、技术效率与生产前沿面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为支撑,基于当前提倡绿色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分析内容包括:(1)碳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对全部样本以及不同规模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碳源的碳排放结构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导致样本区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碳源,更好地把握节能减排的方向。(2)绿色技术效率测算。对样本区不同经营规模的水稻生产要素投入产出作描述性分析,构建非径向、非角度和规模报酬可变的SBM模型测算水稻生产传统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规模间绿色技术效率水平差异;(3)最优经营规模分析。以耕地规模作为参照项,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样本进一步细分为18个组别,构建Super-SBM模型找出当前样本区水稻最优经营规模;(4)影响因素分析。构建最大似然估计Tobit模型深入分析影响样本区不同经营规模水稻生产绿色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5)提出提升绿色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化肥碳排放是导致各个规模碳排放总量产生差异的重要源头,中规模的碳排放控制相对较好。(2)样本区水稻生产绿色技术效率比传统技术效率提高了0.14%,说明环境规制存在改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内在动力。各个规模的绿色技术效率值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倒U型”变动规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规模将是促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手。(3)当前样本区水稻生产最优经营规模为3.6-4.67hm2的中规模(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且最优经营规模根据地区和时期的不同而动态变化。(4)风险偏好、商品化率、环境认知、绿色技术掌握程度、技术培训次数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绿色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用化肥利用效率,降低水稻生产碳排放量。(2)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规范培养和支持力度,并重点发展3.6-4.67hm2的中等经营规模。(3)着重加大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投资,提升经营主体科学管理能力。(4)加大对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经营主体环境认知和前沿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程度。(5)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要体现在调整优化公益性社会服务和注重提升营利性服务组织的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