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地处西北偏远山村“过圣诞节”而引发的文化冲突问题。作者对发生在营村的“乡村居民过圣诞”的现象进行了实地参与与仔细观察,并围绕基督教文化的传入所引发的乡村社区的反响开展了深度的访谈调查。研究发现,作为西方信仰的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内陆乡村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与本土的乡民文化接触、碰撞,引发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促进了已经消逝了的乡民传统信仰的重构。作者发现,转型期的中国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缺乏,而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借用政府“文化下乡”的模式,以一种特殊的“节日(圣诞节)下乡”形式来传播自己宗教文化,这种形式在一定意义上部分遮蔽了自己的宗教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来宗教的“身份张力”,从而吸引了大部分乡民参加。随着乡村基督教势力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其声势和异质的文化特性唤醒了乡村精英的文化自觉,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抵抗。重构村庙、重建村落传统信仰的行动就成为这种抵抗的重要方式。基督徒对于修庙收捐的抵制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掌握“村庄话语权”的长老会开始运用各种资源对基督徒进行“柔性惩戒”。村民组织选择在“神诞”的日子开“庙会”,借以宣告村落传统信仰的回归,开创了村落文化的新格局。研究表明,外来文化在进入传统文化较为深厚的乡村社区时显示出了较为突出的“弹性力”和适应性特征。严密的宗教组织是农村圣诞节传播的主要力量,其组织的完整性、规划的严密性和传播形式的多样性是基督教文化在乡土社会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相比较而言,乡村社区中具有民间组织性质的“划子”则显示出自发、松散的“柔性化”特点,其组织力量和号召力、影响力只有在宗族或家族文化力的呼唤中才有明显的增强。与此同时,传统村落社区的乡民文化显示出了“惰性”与“弹性”的复合特质,在制度空间紧缩时会同时紧缩,在制度松动后会缓慢恢复,但这种恢复在特殊性事件或者外来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则会加速,重构的村落传统信仰具有了一些现代性特征。通过节日的“各自呈现”,村落文化的格局在转型社会背景下有着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