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3种芸香科植物精油对嗜卷书虱触杀活性筛选结果,本论文选择臭常山(Orixajaponica)和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两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精油对几种昆虫和线虫的活性,分别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从两种植物的精油分离到7个活性化合物,从醇提物分离到68个活性化合物,并对月芸香酮碱(22)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臭常山和飞龙掌血精油具有驱避活性(V级)和触杀活性(嗜卷书虱LC50 131.29和339.46μg/cm2,玉米象和赤拟谷盗LC5043~68μg/头,德国小蠊LC50320.86和876.20μg/头)。飞龙掌血精油对储粮害虫具有熏蒸活性(LC50 7~52 mg/L)。两种精油对松材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的LC50为30~480μg/mL,对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的LC50为10~100μg/mL。2、从臭常山精油中分到4个活性化合物:β-石竹烯(1)、氧化石竹烯(2)、δ-杜松醇(3)和α-细辛脑(4)。从飞龙掌血精油中分到3个活性化合物:D-柠檬烯(5)、香叶醇(6)和异茴芹内酯(7)。对储粮害虫触杀活性最好的化合物是1(书虱275.00 μg/cm2,玉米象57.52 μg/头,赤拟谷盗42.50μg/头)和6(书虱170.41μg/cm2,玉米象18.62μg/头,赤拟谷盗30.27μg/头),熏蒸活性最好的是6(1~13 mg/L),驱避活性最好的是1、2、5和6(Ⅴ级),杀线杀蚊幼活性最好的是3和5(线虫15~150 μg/mL,蚊子1~23μg/mL)。3、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从臭常山和飞龙掌血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68个活性化合物,包括8个新结构化合物和1个新天然产物。已知化合物中,有19个为首次从臭常山植物中分到,9个首次从飞龙掌血中分得。首次从臭常山中分离到α-三联噻吩和驱蛔素,具有显著活性。α-三联噻吩的杀蚊活性LC50为0.02~0.4 μg/mL,杀线虫活性LC50为0.4~2.0 μg/mL。驱蛔素的杀蚊活性LC50 为 8~46 μg/mL,杀线虫活性 LC50 为 29~82 μg/mL。4、月芸香酮碱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具有拒食和胃毒活性,拒食率为70%,食物转化率比对照组下降82%,试虫的相对增长率下降93%。组织病理学切片发现试虫的中肠组织被严重破坏,围食膜消失,微绒毛脱落,细胞空泡化严重。酶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处理组试虫中肠总蛋白含量下降58%,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升高了 6倍,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比活力分别下降了81%和 74%。综上,本论文研究了臭常山和飞龙掌血植物的杀虫谱,为两种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数据。采用活性追踪法研究了两种植物醇提物的活性成分,扩充了天然产物的宝库,为新抗虫制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前体化合物。初步阐明了月芸香酮碱对昆虫的作用机理,拓展了植物源农药研究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