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驻华机构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进入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变化的高速发展期,各方面改革都在全面走向深入,社会利益冲突更加明显突出,社会价值取向日渐多样,摆在中国面前的社会治理难题可谓层出不穷,社会的和谐稳定亟需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际组织开始进入中国开展活动,联合国系统自1979年开始在中国设立驻华机构并一直开展活动至今。经过不断发展更迭,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人员和组织逐渐增多,活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联合国驻华机构因其国际性的出身而承载着国际组织兼容并包的先天特点,又由于其在中国运作发展而与中国的社会人文环境紧密相连;既有着国际组织较为先进的前瞻视野和管理理念,又深深的扎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实践。  对中国社会治理这个事物来讲,中国政府管理、公民社会自治是其发展的内因,而联合国驻华机构对华合作和援助等活动则是众多外因之一。联合国驻华机构的各项活动与中国社会治理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社会治理概念的诞生、治理目标的转变和治理模式的演进等过程中,联合国驻华机构均有参与。联合国驻华机构既与中国政府有着官方合作,也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群体有着广泛联系,其在华开展的各项研究、倡导、援助和会议等既推动了全世界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倡议的达成,也促进了中国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但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联合国驻华机构的部分活动超前或脱离中国的现实国情,给中国社会治理带来了一些挑战。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概念提出的过程、社会治理方式的演进以及当前的不足,利用从联合国驻华机构发表文献中收集、在其开展活动时现场观察、对工作人员访谈等方法汇集其在华开展的各项活动及结果,得出其参与了中国社会治理目标制定、参与了中国社会治理微观实施推进、促进了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的结论,随后对如何利用好其有利的影响、摒除不利的因素提出自己的看法,试图为中国日益走向深入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社情民意在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决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党政决策过程中构建一个能够更加系统地、有组织地
期刊
基层警察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公正、惩治犯罪的重大使命,每天都在承担着高应激、高对抗、高危险的工作,是一个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特殊职业群
凡是读过法布尔《昆虫记》的人,都会被他笔下具有个性而又形象生动的昆虫所吸引。你看,歌声迷人的蝈蝈、动作优雅的纺织娘、张牙舞爪的螳螂、开隧道的矿蜂……在他的笔下生动活泼,惹人喜爱。  小动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们是我们的朋友。对每个童真的孩子来说,几乎没有不喜欢动物的。如果要我们写动物题材的作文,我们也应该像法布尔一样,争取把所写的动物写得生动有趣。  在进行细节描写前,我们首先要进行观察。
期刊
在素质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尽管党和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但“轻负高质”的教育形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本文主要以宁波市的北仑、鄞州、江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