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和价值选择出现了多元化的状态,传统的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然不够。在这一背景之下,由学生自发组织建立并广泛活动于校园内外的学生社团以其独特魅力育人于无形,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背景依托下,教育者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手段使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达到培养人的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使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并体现了知行统一、隐性内化、自我教育和激励与约束的内在规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不管是物质形态的场景设施,还是制度形态的管理手段,抑或是精神形态的社团文化和交往实践,无处不隐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尽管如此,由于人们的不够重视,高校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仍然存在现实不足,导致其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高校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认识;强化活动主体,激发高校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打造品牌社团,突显高校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社团在满足大学生身心需要的同时,又潜在地美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促进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高校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深入挖掘高校学生社团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望能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弥补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使高校学生社团“物尽其用”,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