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景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及管理实践对土壤水、养分和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动因,目前已引起全球变化研究的广泛关注。但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轨迹及采取何种措施可以缓解由相应土地利用变化所诱导的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能很好解决。换句话说,虽然在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中,大量研究结果已经被获得,但大部分文献仍然未能阐明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轨迹,未能解决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依靠问题。过去近20年,我国陆续开展一些主要有关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项目。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北、东南和北部区,很少对中国的西南山区尤其重庆付太多的注意。当然,土地利用变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而当这些影响累计超过区域生态环境的容忍限度时,突发事件就会出现。目前,合适的土地管理实践,对管理丘陵坡地土壤水和稻田土壤养分和有机碳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但对于坡地土壤水,更多的兴趣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而对于土壤养分和有机碳,旱地土壤和不同功能间土地转换或短期单一的管理实践对它们的影响被强调。很少知道,在微观耕作尺度上,长期土地管理实践对湿润区丘陵坡地土壤水和稻田土壤养分和有机碳的影响。而且,在宏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局地土地管理实践对土壤水、养分和有机碳的影响更是很少知道。 本研究的目标是,在中国西南山区,识别土地利用变化的轨迹,决定不同土地管理实践对土壤水、养分和有机碳的影响,厘定合适的土地利用方案,推荐有效的管理实践。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不同功能间土地利用转换和同一功能内土地利用修改对土壤水、养分和有机碳的影响。前者涉及了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而后者则主要使用了田间或实验监测数据。对于坡地土壤水,试验包括6个处理:①横坡耕作(Cross-sloping tillage(CST))、②横坡耕作+有机肥(Cross-sloping tillage with organic manure(CST/OM))、③横坡耕作+秸秆覆盖(Cross-sloping tillage with straw mulch(CST/SM))、④等高垄作(Contour ridge culture(CRC))、⑤等高垄作+有机肥(Contour ridge culture with organic manure(CRC/OM))、⑥等高垄作+秸秆覆盖(Contour ridge culture with straw mulch(CRC/SM))。对于稻田土壤养分和有机碳,实验涉及4个处理:①常规平作+水稻-休闲轮作(Conventional tillage(rice-fallow)(CT/RF))、②常规平作+水稻-小麦轮作(Conventional tillage(rice-wheat)(CT/RW))、③垄作免耕+水稻-休闲轮作(No tillage and ridge culture (rice-fallow)(NTR/RF))、④垄作免耕+水稻-小麦轮作(No tillage and ridge culture(rice-wheat)(NTR/RW))。结果表明: (1)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不管是土地转化的速度还是方向。对于两个时段,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呈现显著的不同的态势,分别拥有占研究区总面积18.37%和4.18%的斑块发生了利用方式的变化。在1986-1997年间,耕地被用为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被开发为耕地和林地组成研究区三大土地利用格局。而在1997-2005年间,耕地被退为林地、耕地被用为建设用地、耕地转换为水域和未利用地开发为耕地和林地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转换类型。就土地利用转
其他文献
2010年中心注射室对15例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引致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观察:5%葡萄糖100ml+10%萄糖酸钙10ml总液量为110ml,静脉滴注25分钟后出现不适:恶心、呕吐、胸闷、自觉全身发
<正>随着政府办公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政府办公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一、科学制定档案信息化建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燃料电池、氢内燃机和汽轮机等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氢气的存储和运输技术尚不成熟,因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小型分布式制氢系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西北地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地区,保证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对本区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改善都有重
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为农业祭祀说江西省文物局彭明瀚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祖坑的发掘①,不仅是巴蜀考古的一大收获,也是我国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被誉为新中国十大
针对已建成水库继续采用传统的年最大设计洪水的缺陷和水库运用要求,提出了水库运用期设计洪水及其基本特点。针对三峡水库的流域洪水特点,分析计算了三峡水库运用期设计洪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