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海洋油气资源、风能开发和南海岛礁建设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在由近海到深远海的海洋工程建设中,浮式平台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浮式平台一般需要由锚泊线和锚泊基础组成的锚泊系统进行定位。锚泊线是连接上部浮体和下部锚泊基础的荷载传递结构,其与海水、海床的静动力作用特性直接影响浮式平台运动响应;锚泊基础将上部荷载最终传递到海床,其承载力对于浮式平台的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确保浮式平台正常工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 教育部联合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 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浙江大学博士生学术新星计划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油气资源、风能开发和南海岛礁建设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在由近海到深远海的海洋工程建设中,浮式平台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浮式平台一般需要由锚泊线和锚泊基础组成的锚泊系统进行定位。锚泊线是连接上部浮体和下部锚泊基础的荷载传递结构,其与海水、海床的静动力作用特性直接影响浮式平台运动响应;锚泊基础将上部荷载最终传递到海床,其承载力对于浮式平台的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确保浮式平台正常工作与安全服役,必须开展锚泊线-海床相互作用和锚泊基础承载性能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在于:第一,对于深水张紧式锚泊系统,悬张锚泊线反复切割海床并在触底区形成沟槽,浅层土体损失将对锚泊基础的破坏模式产生影响,显著降低其承载力;第二,锚泊基础承载力不仅与基础类型、尺寸及土体本身力学性质相关,还受到基础-土体界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其界面剪切特性。然而,目前还缺少针对锚泊线触底开槽轮廓预测及其效应的评价方法,缺乏针对基础-土体界面大位移、循环剪切时物理参数演化特征及其影响的深刻认知。现行设计规范没有考虑锚泊线-海床动力作用过程对锚泊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这可能导致深水锚泊系统设计偏不安全。本文针对以上工程问题,综合单元试验、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具体内容和创新归纳如下:1.研发了用于测试海洋基础-土剪切特性的大型界面环剪仪,开展了砂-钢界面大位移和循环剪切试验,定量分析了大位移单向和循环剪切时界面物理参数(剪切带、界面粗糙度、颗粒粒径及形状等)演化规律,研究了界面单向、循环剪切力学响应及其机理,评价了大位移界面剪切过程中颗粒破碎程度及其对界面摩擦角的影响,建立了砂-钢界面摩擦角和颗粒破碎程度之间的关系。2.研制了国际上第一台围压可控的锚链轴向抗力测试仪,首次直接测得不同围压、循环加载路径下砂土中锚链轴向抗力变化,提出异型结构锚链的轴向抗力计算方法,得到了砂土中锚链形态的计算方法,说明了采用本文推荐的方法与黏土中所采用推荐值的差别及其对吸力锚受力的影响。基于现场海床沟槽形态数据,分析了锚泊线动力触底对沟槽轮廓的影响,创新建立了考虑海床-土体动力相互作用的沟槽二维轮廓预测方法;研究揭示了海床沟槽横向宽度的增大机制,建立了考虑锚泊线横向运动和浅层沟壁坍塌的沟槽三维形态预测方法。3.首次评价了砂土海床中浅层土体损失对吸力锚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沟槽存在下吸力锚周围土体位移场模式,揭示了吸力锚破坏模式改变和承载力弱化的内在机制。提出重力锚承载效率优化策略,研发了复合式的芯桶重力锚新构型,并基于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芯桶重力锚的承载性能和破坏模式,揭示了其承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建立了面向施工场景的芯桶重力锚承载力快速计算及构型优化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行,全球城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带来了严重的交通和安全问题。自动驾驶在缓解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可以优化用户的出行体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模仿学习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根据专家示范学习从感知到行为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类似专家的控制策略,简化了传统基于规则的模块化方法。在端到端自动驾驶中,如何更好地提高网络模型的感知和决策能力从而提升驾驶表现一直是研究的
自动泊车系统可以控制车辆自动寻找车位并完成泊车,能够有效减小驾驶人的驾驶压力。然而自动泊车系统具有测试过程复杂度高、测试场景难以穷尽等特点,导致传统的场地测试难以满足自动泊车系统的测试需求,因此一种便捷高效的自动泊车系统测试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汽车复杂场景数字-物理融合模拟测试技术研究”(编号:2022YFB2503402),搭建超声波雷达在环测试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虚拟
骨架可降解土体广泛存在于岩土工程的各个领域中。土骨架降解按照机理不同可分为物理降解和生化降解。物理降解是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颗粒级配变化或固相质量损失的过程,比如土石坝骨料或道砟的破碎、土体的水力侵蚀等;生化降解是土骨架中的活性成分在化学或生化作用下转化为液相和气相的过程,比如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生化降解。如果不能准确评估土骨架降解对土工构筑物的影响,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岩土工程问题,比如土石坝
无人驾驶是现如今乃至未来科技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目标检测和跟踪又是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此环节中的一个核心要点是环境感知模块的研究,环境感知模块最直接的对应就是传感器的使用。面对无人驾驶场景的诸多不确定性和路况的复杂性,单一传感器在目标检测和跟踪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渐渐的暴露出来,仅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不足以适应实际的交通环境。因此,为了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获取到实
污染气体精准检测与高效降解是推动环境污染治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传感信号产生、催化反应进行均源自固相表面(气敏层或催化剂)与气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传感和催化过程涉及到的气固两相界面吸附与反应机制对开发新型传感设备和催化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二维材料其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的优势,在传感和催化领域均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前景。深入考察研究二维材料气固界面吸附和反应行为对发展新
推进泵常工作在非均匀的来流环境中,如船尾伴流、附体尾流、弯管入流等,旋转叶片空化本身存在不稳定性,与非均匀来流共同作用会引起剧烈的载荷脉动与激振力,严重影响泵的稳定运行。本文基于试验、数值模拟与谱特征提取方法研究了某前置导叶推进泵叶轮空化动态特性、空化激振力特性,实现了线谱、宽带与瞬态激励源特征的定位,揭示了空化激振力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障碍物与仿生凸结两类被动控制方法对叶片空化进行了稳定性控
自动驾驶决策规划和车辆驾驶行为识别都依赖于准确、可靠的目标信息。目前,目标运动信息的研究大多针对传感器信息进行处理以提高目标信息的质量,然而,传感器探测目标信息与本车具有相对关系,在不同道路工况下或者车辆发生变道行为时,仅依靠目标传感信息并不能准确描述目标运动行为。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中,分析车道内目标的运动较少,并且提高目标运动信息质量对于决策规划和车辆驾驶行为识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多源车
随着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而智能车的运动规划技术作为智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自动驾驶车辆而言,轨迹规划模块输出的轨迹需要满足环境约束,轨迹的舒适性约束和安全性约束,这要求规划系统能够以简便的方式处理这些约束;此外,选用复杂的模型虽然能够较好地考虑车辆动力学特性,提高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精确度,但问题的复杂程
通过对比近4年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确认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对工业经济的冲击要弱于2020年上半年。2022年4月的疫情反复虽然对制造业造成较大冲击,但采矿业增加值还保持了较好增长,这与2020年初疫情爆发造成三大工业门类1—2月增加值同步负增长的现象有较大区别。根据41个大类工业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及经济体量的差异性,进一步确定了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行业,以及拖累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行业。
构建多能协同的智慧综合能源系统是我国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发展方向。供热系统作为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我国供热系统发展呈现“源-网-荷-储”联动、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分布式与集中式融合的趋势。面对能源系统转型,新一代供热系统结构设计、运行调度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是如何实现热能供需的灵活动态匹配。一方面,现有系统“源-网-荷-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