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过敏原Ana o 2重组表达及组分诊断方法建立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过敏原组分鉴定和抗原重组技术的不断成熟,过敏原组分诊断(Component-resolved diagnosis,CRD)已成为食物过敏诊断的重要发展方向。腰果是一种重要的树坚果过敏原,含有Ana o 1、Ana o 2、Ana o 3三个主要致敏组分。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原核表达系统,通过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腰果主要过敏原,利用腰果过敏血清鉴定重组蛋白免疫学活性。通过间接ELISA方法,将重组抗原包被酶标板,优化反应条件,对腰果过敏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检验,建立腰果过敏组分诊断方法。方法:1.通过原核系统表达腰果主要过敏原Ana o 2:查询Genbank获得Ana o 2的氨基酸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Ana o 2二级结构和抗原性。委托公司合成去掉信号肽后的Ana o 2序列,加入酶切位点Eco R I(GAATTC)和Xho I(CTCGAG)。将优化后的Ana o 2基因与表达载体p ET-28a(+)进行Eco R I和Xho I双酶切,回收产物后用T4DNA连接酶(DNA Ligase)进行4℃过夜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 ET-28a(+)-Ana o 2。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利用原核表达系统37℃IPTG诱导3 h,大量表达重组Ana o 2。将包涵体复性后获得的重组蛋白经过SDS-PAGE和质谱分析进行鉴定、利用临床上腰果过敏患者阳性血清和正常人阴性血清,通过Western blot、ELISA方法,对重组Ana o 2进行免疫学活性的评价。2.建立腰果过敏的组分诊断方法:利用间接ELISA方法,选择合适的反应方式,优化反应条件,将导致腰果过敏的3个组分蛋白分别包被酶标板,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 E抗体作为二抗,建立腰果过敏的组分诊断方法。收集临床上符合腰果过敏症状和病史、血清总Ig E>100 k U/L、腰果s Ig E>0.35k UA/L的腰果过敏阳性血清和正常人阴性血清,分别进行检测。统计腰果过敏组分的反应频率和腰果过敏患者血清s Ig E反应异质性。根据腰果各组分蛋白s Ig E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评价各组分蛋白对腰果过敏组分诊断的影响,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腰果各组分蛋白的诊断价值。为了进一步优化检验效能,继续通过联合变量的ROC曲线评价腰果多组分蛋白联合检测在腰果过敏诊断中的应用。结果:1.将去掉1-14 aa信号肽区域的优化Ana o 2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 ET-28a(+),将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E.coli Rosetta(DE3),经1 m M IPTG诱导3 h后,通过SDS-PAGE鉴定在理论值54 k D大小处得到目的蛋白条带。切胶后进行质谱分析,重组蛋白分子量为51.4 k D,等电点为6.27,与目标蛋白Ana o2(Gen Bank:AAN76862.1)比对结果为通过。利用腰果过敏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评价,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Ana o 2与腰果过敏阳性血清有比较明显的特异性结合。ELISA结果显示重组Ana o 2-s Ig E在腰果过敏血清和阴性血清中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说明重组Ana o 2可以区分腰果过敏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可作为已知抗原用于单组分-s Ig E抗体检测试剂制备。2.选择直接将单组分腰果致敏组分蛋白以1μg/m L的终浓度包被在聚苯乙烯96孔酶标板上,依次加入1:20稀释度的待测血清与1:2 000稀释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人Ig E抗体,最后加入HRP底物显色的反应方式。腰果致敏组分Ana o 1、Ana o 2、Ana o 3与腰果过敏血清s Ig E结合率分别为29.63%、51.85%、57.41%,三种单组分蛋白的血清s Ig E水平在腰果过敏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5,P<0.05),在性别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394,P=0.831)。建立ROC曲线可得,Ana o 3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2,成为在腰果过敏单组分诊断中最主要的指标;采用多组分联合诊断AUC均高于使用单一组分检测,当同时使用三种组分联合诊断时,AUC可达0.969,对于腰果过敏阳性血清检出效果最好。结论:1.利用原核系统成功表达了重组Ana o 2,产量和纯度较高,与腰果过敏患者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并能很好地区分腰果过敏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为腰果过敏组分诊断提供了有用的抗原原料。2.利用腰果单组分蛋白,通过间接ELISA,建立了腰果过敏的组分诊断方法。对腰果单组分蛋白反应率和腰果过敏患者的s Ig E异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ROC曲线评价了各组分蛋白在腰果过敏诊断中的价值,多组分联合诊断腰果过敏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其他文献
缺陷和掺杂影响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同时对其应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纤锌矿的ZnO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其带隙的宽度为3.37eV,这在原则上使得ZnO在蓝紫光区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引起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减少以及水体中有机染料的降解一直是环境治理的两大难题。本论文基于两种新型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物Co/N-C和无铅卤化物钙钛矿Cs2AgxNa1-xInC16(x=0.6,1)的特性,以CH4/CO2重整反应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为例,研究这两种新型材料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可能性,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环境催化的新型高性能催化剂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传统催化剂活性
重粒子碰撞是指离子同原子或分子碰撞发生的各种反应过程,包括碰撞激发、电荷转移、电离以及辐射衰变过程等。重粒子碰撞过程广泛存在于天体物理和实验室等离子体环境中,对等离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土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在重金属方面。因此,在当前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本文以涪江流域土壤重金属研究对象,对Cd、Hg、As、Pb、Cr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空间变异解析,并预测其空间分布,旨在为该流域土壤资源的优化利用及修复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对研究区土壤Cd、Hg、As、Pb、Cr五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土
目的: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康复治疗期间服用活血消肿的中药方剂,是我院骨伤科非常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旨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服用活血消肿的中药方剂治疗,并进行分析对比观察以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骨科相关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将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其中中药治疗组16例,常规
目的:探讨术前小剂量甲强龙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01月至2019年11月骨外科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例,年龄65~75岁,ASAI或II级,体重指数(BMI)18.5~24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强龙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D组),每组30例。L组和D组分别于麻醉前20分钟静脉输注
汞是一种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然而,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它的毒害机制。本论文是以单细胞模式植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Hg浓度和不同处
在钙钛矿型氧化物ABO3的晶体结构中,由于A位和B位可以被不同的阳离子所占据,由此会出现不同的晶体结构以及各种丰富的物理性质。在这些氧化物中,钒基钙钛矿型氧化物由于其电子结
目的:评价中医治疗方案在湿热下注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治组、中药内服组、中药外治组、西药治疗组,每组36例。分别内服清湿通脉饮加外用大青膏组,内服清湿通脉饮组,外用大青膏组,非甾体类消炎药与外用药膏。内服清湿通脉饮,早晚各1次;外敷大青膏,日1次。于治疗第1天与治疗后28天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的一般观察指标、实验室指标、
本文从“主体间性”的哲学理论视角,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展开研究。首先,主体间性理论在音乐教育的交互性、理解性、平等性、融合性等特点的基础上,对主体间性音乐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述。其次,结合鉴赏教学的审美过程与审美层次,论述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审美主体间性,其中课堂主要以“师、生”、“生、生”、“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等“主角”间的关系为线索贯穿全文。最后,在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实践调研与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