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普伐他汀钠对小鼠巨噬细胞极性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以脂多糖(LPS)+γ-干扰素(IFN-γ)刺激形成M1型巨噬细胞,然后给予50umol/L普伐他汀钠干预24小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膜表面抗原CD16/32、CD206的表达;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干扰素调控因子5(IRF5) mRNA的表达。结果:普伐他汀钠上调巨噬细胞IL-10、CD206的表达;下调IL-12、CD16/32的表达,同时伴有TLR4、MyD88、IRF5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普伐他汀钠可改变巨噬细胞极性发挥抗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IRF5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