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污损条件膜和生物膜的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un20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生物污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或抑制生物污损的发生极其重要。但是由于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并且其污损过程复杂,开发具有长效性、广谱性、易修复性的防污材料和技术仍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对生物污损的形成机制和污损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吸附发生在生物污损的初始阶段,在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典型蛋白和多糖(白蛋白和海藻酸),在不锈钢、热喷涂铝基涂层等样品上的吸附行为及其对微生物贴附的影响机制。利用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海藻酸和白蛋白的快速吸附,并发现海藻酸/白蛋白的吸附有效抑制了大肠杆菌的贴附,研究发现海藻酸/白蛋白并不影响大肠杆菌的生存,而是通过改变涂层的亲疏水性和电负性,从而影响大肠杆菌的贴附。然而,结果表明海藻酸和白蛋白促进了芽孢杆菌、小球藻和三角褐指藻的贴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海藻酸和白蛋白会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消耗,从而来影响贴附。基于生物污损过程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人工海水中的Mg2+和Ca2+对芽孢杆菌、小球藻、三角褐指藻的贴附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额外添加的Mg2+和Ca2+显著促进了微生物的贴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Mg2+和Ca2+影响芽孢杆菌的团聚及其胞外聚合物的形成而实现的。然而,Mg2+调节胞外聚合物的形成,特别是多糖的合成,从而促使小球藻的贴附。Ca2+则是通过促进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的合成来促进小球藻的贴附。结果发现Ca2+对三角褐指藻的聚集和胞外聚合物的形成未能发挥显著的影响,但是可以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其贴附。海藻酸是一种典型的海洋多糖,与二价离子的结合后发生构象变化,继而影响生物污损行为。本课题首次利用负染色电镜方法观察到了海藻酸的链状结构以及海藻酸钙和海藻酸铜的蛋盒状三维构象。在与二价离子Ca2+结合后形成的海藻酸钙拥有更大的蛋盒空间结构。结果表明结构稳定的海藻酸钙显著地促进细菌和硅藻的贴附。然而,海藻酸和铜离子之间的强键结合可以有效消耗溶液中的铜离子,从而减轻铜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物毒性。基于典型材料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对生物污损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织构化的电弧喷涂Al涂层和季铵盐接枝的Al样品的构筑及其防污性能测试。铝涂层经过120℃的高压蒸汽处理后,表面形成了长250nm、宽60nm的多孔针状纳米结构,原位生长氧化铝的纳米结构和电弧喷涂过程中形成的表面微米结构协同形成了微纳米杂化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可以有效抑制小球藻和三角褐指藻的贴附。同时,通过自组装反应成功制备了季铵盐接枝的Al样品,典型海洋微生物贴附实验的结果表明了该样品具有优异的防污性能。本研究从分子水平调查了生物污损的形成机制,为未来海洋防污材料及其涂层技术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分析了节点、链接和节点关系三大结构组成要素,最后探讨了单链型和汇聚链型两类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链模型。本文
视力残障者在中国残疾人中占据不小的比例。在我国,针对视力障碍者的教育远远落后于对普通人群的教育,并且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特殊人群接受网络教育呢?这
根据最近10多年以来透气鞋专利,评述了透气鞋技术的研发状况,将常见的透气鞋技术进行了归类,并从材质和结构两个方面对透气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透气效率更高、更加可控是
针对电动客车用高转矩密度电机具有体积小、转矩大并且冷却结构水温高的特点,建立电机温度场仿真模型,设定了模型的仿真边界,对电机持续运行工况的稳态温度场和短时运行工况
为获得水冷电机的最佳流速,基于传热学及流体力学理论推导了水冷电机的冷却水流速与电机内部温度的关系。冷却水层流时,电机温度随着流速的增大下降明显;冷却水紊流后,对电机
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移动支付作为零售银行体系的重要创新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其市场前景异常广阔。本文阐述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在不同种
<正>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在这椰风送爽的美好时节,在这备受关注的博鳌论坛,首次举办"品牌亚洲"分论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今天,海内外众多优秀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生病了要做各项检查,没什么问题也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当我们看到超标的检查结果时,肯定会
<正>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是以人物肢体语言作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活动,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不仅使孩子在身体上得到
简要介绍了利用GPS-RTK与测深技术测定水下地形的基本原理和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作业步骤,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无验潮和传统验潮两种模式下取得的水深测量数据均能满足相关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