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42℃热疗、顺铂及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联合应用,采用不同的联合用药模式对不同P53基因背景的人结肠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寻找最好的联合用药模式,并探讨各种用药模式增效或减效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验证HCT116+/+与HCT116-/-细胞内P53基因背景。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别计算42℃温热顺铂单药与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单药的IC30。利用Calcusyn软件计算药物联合指数,观察42℃温热顺铂与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不同用药模式下对不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经过不同处理方式形态结构的改变,采用流式与Western blot法探讨其相关机制。结果HCT116+/+细胞P53基因野生型,HCT116-/-细胞P53基因缺失型。42℃温热顺铂与rAd-P53注射液采用不同的联合用药模式下,在不同P53基因背景的肿瘤细胞株中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但总体规律疗效由好到差依次为:42℃温热顺铂与rAd-P53注射液同时用药组、42℃温热顺铂序贯rAd-P53注射液组、rAd-P53注射液序贯42℃温热顺铂组。两种细胞在同种用药模式下,P53基因缺失型的细胞协同效果较P53基因野生型的细胞更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CT116+/+细胞经过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是不同的。流式结果显示:单药42℃温热顺铂(PH)可以使细胞引起明显的S期阻滞,rAd-P53注射液则引起明显的G0/G1期阻滞,42℃温热顺铂联合rAd-P53注射液同时给药组与42℃温热顺铂序贯rAd-P53注射液组表现为G2/M期阻滞,rAd-P53序贯42℃温热顺铂表现为G0/G1期阻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治疗模式下P53蛋白表与Bax表达均上调,且42℃温热顺铂与rAd-P53注射液同时用药组表达量上调更加明显。结论从不同用药模式下作用效果比较来看,42℃温热顺铂与rAd-P53注射液同时用药对人结肠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最强。而两种细胞在同种用药模式下,P53基因缺失型的细胞协同效果较P53基因野生型的细胞更好。在HCT116+/+细胞中,P53蛋白与Bax蛋白表达上调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