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流浪儿童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流浪儿童生活恶化以及他们对城市文明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对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家庭因素是造成流浪儿童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以外,贫困、社会环境和教育对流浪儿童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利用人口学方法分析了国内流浪儿童的主要特征,为国家制定治理流浪儿童问题的宏观政策奠定了基础。文章的结论是,立法是流浪儿童治理的前提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借鉴国外先进的社会救助经验,“以人为本”,从流浪儿童产生的各个环节入手,对流浪儿童实施“人性化”的社会救助。全文分为引言、国外流浪儿童生存状况、我国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我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分析、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具体实践、其他国家和地区流浪儿童救助经验及其借鉴、我国流浪儿童立法、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和结束语共9部分,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流浪儿童的概貌和相关救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