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分子飞秒含时光电子能谱理论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F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关注于飞秒脉冲激光场中原子、分子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基于实验现象,从理论上去理解、分析和探索超短脉冲激光场中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作。在分子反应动力学中,研究电子激发态势能面上的分子的动力学行为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多光子电离光电子光谱方法,使用光电子光谱理论研究分子中原子核在势能面上的运动的优势在于可以使所研究问题的空间分辨率尽可能小,小于1埃;时间分辨率尽可能短,达到飞秒量级。已经提出的理论方法和建立的理论模型基本上都是基于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由于含时量子波包的数值模拟容易实现,能够详细描述系统的时变动力学现象,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动力学研究中。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含时量子波包方法计算分析NaI分子的飞秒光电子能谱。NaI分子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物质,它的离子态的势能面与分子态的势能面是交叉的,形成一个山谷的形状。NaI在激发后的势能面上振荡,就像一个小球在碗里来回滚动一样。当NaI运动到势阱右侧时,根据量子力学原理,有一定的几率能穿透右侧的势垒而解离生成Na和I。本文在计算过程中采用了三态模型,即基态,共价态和离子态,在Born-Oppenheimer近似下使用了劈裂算符加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方法。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得出光电子能谱的几率。非绝热的计算是一种近似,是在绝热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非绝热势。文中就在不同的延迟时间下(200fs,400fs,600fs),对比了非绝热和绝热的计算结果,发现其共同的特征是由于波包都有在势能曲线(A)上传播的过程,而且光电子能谱的峰值随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向高能区的移动也是由于波包在势能曲线(A)的传播造成的。在绝热计算中,出现了第三个波峰,这是由于波包的反射叠加造成的。而在非绝热计算中只出现两个波峰,由于波包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分离,其中的一部分波包由于分子解离而发散,从而减弱了第三个峰的出现。并通过对非绝热过程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波包的传播是一个能量减弱的过程。
其他文献
准LIGA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加工过程简便而倍受微加工制造行业的高度关注。本论文利用激光的高方向性和脉冲的可控性,分别采用Nd:YAG二倍频(532 nm)、三倍频(355 nm)脉冲激光
激光束因具有方向性强、单色性好、高相干性和高能量等优点,因而在激光通信、成像以及光学捕获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但在某些方面,部分相干光束比完全相干光束表现出独特
最近10几年来,人们在对弦论的研究中发现,在某些低能近似下,空间具有不对易的特性。这促使人们投入大量精力展开对非对易理论的研究。而对非对易理论的研究,最直接的想法就是
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态格林函数相结合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硅团簇、铝团簇以及铝硅二元团簇的电子输运性质,重点探讨了团簇与电极之间的接触距离、门
标准模型(SM)作为一个描述基本粒子理论的成功的典范,已被大量的精确实验所验证,至今仍没有发现有明显偏离标准模型的实验事例。但是它不能解释质量产生的动力学原因,而且它
为了深入理解铜氧化物和钴氧化物超导体中的电声子效应,我们采用非约束哈特利福克近似方法对二维单带哈伯德模型(三角格子、四方格子)中电声子相互作用的影响展开了系统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