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公园是指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特定地区,是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一种自然公园。1999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创建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地质遗址全球网络,将重要地质环境作为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予以保护的地质公园计划”,我国率先在2000年明确提出了开展地质公园工作的要求,并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鉴于我国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绩,以及在世界地质遗迹保护中作出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3年在北京成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地质公园旅游是指强调旅游地点的地质公园特征(包括地质遗迹、自然美景、旅游经济、地学科普等,同时融合当地的人文、历史及其他各种文化因素)的旅游。以地质公园建设促进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并以此推建地质公园旅游的观点已成为共识。中国特别以政府的名义积极推进地质公园的建设,以此达成有效保护地质遗迹和地质生态环境,推动地球科学普及和研究,扩大当地居民的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到10年时间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就取得了较大进步,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82个分五批建成并审核通过,拥有世界地质公园22个,占成员总量34.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南海北端,是我国最后开发的海湾主要区域。随着两廊一圈和一轴两翼“M”型等战略的提出,以及本区规划于2008年的审核通过并逐步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越的区位不断凸显。文章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以地质公园为平台,以区域区位升级为契机,依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和绚丽的人文景观,经过区域资源的全面整合,构建本区地质公园系统及其相应的旅游产品体系,以此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梯度发展。论文共分5章:第1章:绪论。明确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基本概况。从地理位置和政区、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三个方面陈述了本区的基本情况,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体系构建提供相应的区位、地理和经济支持。第3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遗迹及人文旅游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统计明确了本区242处地质遗迹点和161处人文景观点的空间分布及其类型组成,进而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对所调查的地质遗迹点和人文景观点进行客观评价。第4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建设及其旅游开发。首先论证了区域地质公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而在资源类型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带两岛三山四片区”地质公园旅游空间布局,再因此而架构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建设系统,最后从资源特色、交通空间布局以及区域联动等考虑下设计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旅游产品体系。第5章:结论与问题。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阐明文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论文的结论概括如下:1.通过现状解读,论文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地质遗迹资源赋存、经济发展背景、区位交通优势、市场宣传优势和机遇政策条件,并且在海域资源层面上具有建立地质公园十分明显的优异于内陆地质公园的资源特色。2.依据《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7年)中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评价标准”,对本区所调查的242处地质遗迹进行评价得出:本区国家级地质遗迹有29处,占本次调查总量的12%,为本区地质公园建设主要依托的特征凸显的地质遗迹;省级地质遗迹有135处,占调查总量55.8%,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遗迹的主体类型,为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公园建设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县市级地质遗迹有78处,占调查总量32.2%,为地质公园建设的补充遗迹景观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评价”的标准,对本区所调查的161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出:中五级旅游资源1个,占总量0.6%;四级旅游资源21个,占总数的13%,三级旅游资源86个,占总量53.4%,二级人文旅游资源53个,占总量33%。3.在资源空间分布考察及其评价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带两岛三山四片区”的地质公园旅游空间布局,包括滨海沙滩-岛湾旅游区、涠洲斜阳火山-瑚礁旅游区、十万大山莽原-彩涧旅游区、六万大山断岩-高草旅游区、大明山峡谷-溶瀑旅游区、龙新峰林-丽川旅游区、南扶都市-史迹旅游区、横灵碧湖-名村旅游区以及勾漏朝宗-丹霞旅游区共9个组分;以此进一步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8个地质公园的建设体系,它们分别是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广西北部湾滨海国家地质公园、龙新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大明山国家地质公园、十万大山国家地质公园、勾漏山丹霞地质公园、坛洛省级地质公园、六万大山省级地质公园。4.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旅游区空间布局及其地质公园网络系统的构建,文章规划设计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为主导产品,民俗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为特色产品,科考旅游、自驾车旅游和其他旅游等共同组成的本区地质公园旅游产品体系,并以此提出了打造北部湾滨海休闲度假游、北部湾民俗文化游、北部湾商务会展游、北部湾海湾-火山探奇游、北部湾岩溶-山水体验游、北部湾丹霞-朝宗文化游、北部湾森林-温泉养生游、北部湾峡谷-漂流探险游等8条主要地质公园的区域旅游路线,以此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旅游品牌的形成。论文的创新之处:1.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明确了本区242处地质遗迹和161处人文景观点的属类构成和空间分布状态,较全面的对本区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作出了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客观评价。2.以区域社会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为条件,进一步分析了本区建立地质公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托本区丰富而特色鲜明的地质遗迹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构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系统及其旅游产品开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