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cs,AP)后伴发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的成因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1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6例AP患者。按是否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对照组:未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并比较两组患者以下相关因素:1.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无合并糖尿病史;2.临床资料:病因、有无合并腹水、有无合并胸腔积液;3.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钙。并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选出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由此预测急性胰腺炎后并发假性囊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82例,女性44例,未形成PPC的对照组75例,占59.5%,合并形成PPC的病例组51例,占40.5%,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基本资料: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有差异;2.临床资料:病因、合并胸腹水有差异;3.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钙水平有差异。但对上述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胰腺炎后伴发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P=0.0339,OR=6.85,95%OR=1.16-40)、糖尿病史(P=0.0337,OR=6.84,95%OR=1.16-40.326)、C 反应蛋白(P=0.0245,OR=1.02,95%OR=1.003-1.037)、血清白蛋白(P=0.0025,OR=0.659,95%OR=0.503-0.864)、血钙(P=0.011,OR=0.0001,95%OR=0.00001-4.386)。[结论]1.男性、糖尿病史、C反应蛋白、低血清白蛋白、低血钙是急性胰腺炎后伴发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患者的病因、体重指数、合并胸腹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在本研究中有差异,但经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上述相关因素无统计学意义,是否与临床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3.患者的年龄、病因、体重指数、胸腔积液、腹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与AP患者PPC形成是否有相关性,需待更进一步探索研究。因此,对于具备上述因素的AP患者,应高度重视,预防PPC的形成,改善患者的病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