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历程中,二者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研究的主线,其中的研究成果众多,内部研究方向的创新也是不断地在探讨。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存在互动作用机制,早期产业初见雏形并不断发展,带来的集聚经济效应在空间上形成城市,随着产业结构变迁,城市体系不断地发展、完善。21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城市内部有着在要素供给、产品需求、空间支撑等方面对产业的反馈与适应,并且区域经济社会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之间发展的相协调性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从我国现实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因素约束下我国城市化水平一直滞后于产业结构演变,存在城市化无法很好的反馈适应于产业结构演变的问题,二者处在不协调发展状态,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化进程存在着对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响应问题,关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区域间发展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强。因此,本研究从“空间视角”切入,研究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反馈及适应的能力大小——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选取我国西部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的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10-2018年36个地市/区县面板数据,利用相关模型测度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在对其时空演化现状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分析响应强度的空间依赖性和影响成渝城市群响应强度各因素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影响路径上分析结论并得出政策启示。研究结果显示:(1)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整体情况较弱,但逐年递增,地区间差异逐渐缩小;(2)响应强度在空间上呈现集中连片分布,且川渝连接处的响应强度差别较大,四川、重庆市场分割较严重;(3)响应强度空间自相关检验显示为显著正相关性,正相关性逐年增加,且空间上低值集聚强于高值集聚;(4)成渝城市群整体情况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开发强度的直接效应对响应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产业集聚水平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响应强度产生的影响较大;(5)成渝城市群四川部分,其地区开发强度的直接效应对响应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水平对地区响应强度的直接抑制效应,反映出成都市在提高响应强度中所处的特殊地位;(6)成渝城市群重庆部分,其地区开发强度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产业集聚水平的直接效应对响应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7)无论是成渝城市群整体还是分四川部分和重庆部分,地区开放程度对响应强度都存在些许负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仅重庆部分是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反映出重庆内部区域间开放合作态势良好,但成渝城市群整体各区域开放程度仍较小,还未能完全发挥开放合作所带来的对响应强度的促进作用。未来对正向作用于响应强度的因素应进一步放大,阻碍因素进行破除,改善城市滞后,使城市化综合进程更好的反馈、适应产业结构演变,提高响应强度,最终实现二者时空协调,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从而促进成渝城市群发展,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